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太华小学

>学校首页>教学研讨>课程建设>内容详情

宜兴市太华小学课程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 2021-01-05 14:19 发布单位: 宜兴市太华小学 浏览量: 4125 【公开】

 亮节竹娃  多彩课程
——宜兴市太华小学课程建设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基于乡村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需要,我校着力开发有特色的课程资源,运用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整合的方式,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开展有效课程建设。

 

二、 主要目标
       1、形成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理性化认识以及学校课程开发的新理念、新思路,绘就乡村小学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课程建设的蓝图。
       2、建构以“亮节竹娃”为文化标识的学科课程跨界整合的行动路径、策略等,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操作样式。
       3、使课程建设能较好地关照教学生活,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争当“亮节陶娃”的氛围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同时通过学科跨界整合课程的开发,提升教师课程决策力和实践力,使学校课程建设进入新常态,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三、实施措施
(一)整合跨界  构建课程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几年的打造已经颇具影响力,“亮节竹娃”也已经成为太华小学的文化标识,学生以争当“亮节竹娃”为荣耀,学校以培养“亮节竹娃”为目标。学校课程建设也将建构以“亮节竹娃”为文化标识的学科课程跨界整合,开展具有鲜明特色、扎实有效的课程建设。
1、整合社团构建精品课程
       学校的社团活动能彰显学校的特色建设,同时也能展示学生的特长发展,整合社团活动构建课程,能够让活动开展得更规范,更有效,这样的课程也更有生命力。
(1)竹笛课程(具体负责:副校长室)
       “让山村的孩子也会吹笛”!这是我们的课程建设目标。通过三个“一”着力深化课程建设:每周一节竹笛课、每周一个班级竹笛展示、每天一次竹笛训练,为全校学生普及竹笛基本演奏能力,一个学期能够学会至少一首乐曲。同时,竹笛社团在原有基础上强化训练,优化师资,争取在尽短的时间拿出优质节目,为课程建设锦上添花。
(2)书香校园课程(具体负责:教科室)
       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扎实有效,且获得多方肯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故事妈妈进校园”“校长妈妈讲故事”等活动深得推崇,成为了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特色活动。如果将这些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将更能发挥其育人功能。
2、跨界学科构建竞技课程(具体负责:教导处)
       学校社团活动中涵盖了各学科的竞技活动,如“小足球”“排球”“舞蹈”“儿童画”“小合唱”等,这些活动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活动有了课程的规范,形成序列,汇编教材,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3、依托文化构建特色课程(具体负责:德育处)
       我校竹文化引领之下的德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此基础上,开设一些依托地域资源,具有文化标识的特色课程很有意义。“院士课程”——出生太华的优秀院士(吴岳良);“校训课程”——“亮节向上”校训解读;“七德课程”——“我争七德卡”活动,这些特色课程将成为太华小学一道鲜亮的风景线。
(二)精品课程  精心打造
       各类课程在各条线的具体分管和负责之下,将以下面的步骤开展规划和建设。
1、确定负责人和参与对象2、制定不同阶段的目标  3、根据课程编写相关教材4、利用教材引进学生课堂5、形成评价机制汇编成果。
       以“竹笛课程”为例,具体实施如下:副校长室为主要负责行政部门,全体师生为参与对象。由音乐老师具体负责编写竹笛教材,按照教材内容,全校师生参与课程建设。不仅有每周一节的竹笛课,还有每天的在校训练和在家里的练习,社团活动也全面开展。同时,学校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创设评价机制,以保障课程建设的优化发展。通过努力,希望在一年的时间内能够达成初步目标(每位学生能够娴熟地吹两首曲子,竹笛社团能够拿出高质量的节目,老师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以后能够逐步完成既定目标,将竹笛课程建设成学校的亮点课程。
(三)着眼发展  创新评价
       为了让课程建设开展得更顺利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积极研制以“亮节竹娃”为文化标识的课程评价标准,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形成可操作性的校本评价机制。针对各类课程,可以创设既有关联又有特点的评价机制。以“亮节竹娃”为统领,分设“笛韵竹娃”“书香竹娃”“多彩竹娃”“院士竹娃”等等,采用分级考核的办法争积分、争荣誉,积极引导学生在课程建设中提升核心素养,完善自身发展。
(四)提炼经验  汇编成果
       预期建设成果如下:

 

阶段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课程开发文献汇编与综述

论文

2018.12

《“亮节竹娃”系列校本教材》

教材

2019.9

《“亮节竹娃”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文集

2018.12

最终成果

《携手“亮节竹娃”遇见最好的自己》

光盘

2019.12

《聚焦亮节课程》

文集

2020.9

《“亮节竹娃”:太华小学课程开发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06

 

三、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
       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建设负责部门,构建“校长室——副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教师”的层级网络;建立由一把手校长担任总负责人,副校长和教科室、教导处、德育处和年段组长、教研组长担任组员的研究管理小组,负责课程开发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核心组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组    长:蒋玉琴(全面负责开发和建设)
       主要成员:蒋叶芬、江贞群、史旦萍、於敏(理论研究、课程管理、工作协调、成果提炼)
姜道军、姚永志、贾花艳、汤丽君、熊英、陈亚萍、张学平、李志芳、吕岑、尤晶晶、张雷、肖雪芳(课程开发、教材编制、教学设计、资源库建设)
(二)保障措施
       1、有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在校领导多次组织教导处、教科室和骨干教师进行多次论证,咨询相关专家,确定了课程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和目标。组织骨干成员开展了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了解目前国内外相同研究领域现状,为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2、有比较雄厚的研究力量。核心组负责人和核心成员有一把手校长和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处主任和多位骨干教师。他们都是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其中宜兴市、无锡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德育能手12名,年纪轻,干劲足,大都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管理经验。课程研究力量较为雄厚,有信心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
       3、有比较优越的保障条件。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把手校长挂帅,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心骨,副校长与中层正职分担不同课程的主管,各科教导成为分任课程的直接指导者,形成三级管理机制,各司其职,定期活动,共享交流,砌磋碰撞,确保课题研究运行通畅;学习保障方面,一方面通过专著阅读与材料推介,不断加强核心组成员的理论学习,通过组织读书交流会,深化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将聘请省市级专家为高级顾问,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课程进行引领,提升研究品质;经费保障方面,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并将充分利用社会和镇政府的办学力量,积极争取经费,加大投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已经是第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