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蓓蕾幼儿园

>学校首页>童学共研>教师发展>内容详情

“双减”背景下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4-02 10:16 发布单位: 宜兴市蓓蕾幼儿园 浏览量: 659 【公开】

摘要:双减”背景之下,幼儿们拥有“整块”时间用于成长,像劳动教育这类素质教育内容,与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育理念无异,需要遵循提质、增效、有趣等要求,使之成为培养幼儿正确劳动意识的载体,在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综合性较高的劳动教育框架下,有机会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为此,应该结合不同劳动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理论,基于对二十四节气下幼儿劳动教育的研究,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以及教学形式的多元性。

关键词:双减;二十四节气;幼儿劳动教育

引言

有关于学习生活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观点,初中、高中生区分起来较为容易,但对于幼儿而言,如果缺少刻意的引导,将难于帮助幼儿梳理两者的关系。为此,需要以综合能力、劳动能力的培养为载体,对劳动教育的框架和教育内涵进行探究,以此配合相应的教育活动,使之能够明白集体性劳动以及服务于个人劳动的价值,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同时,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客观问题,组织自身的观点,探究学习、生活以及劳动中各种问题的利弊,得到思维、思想的成长。

一、“双减”背景下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劳动教育原则

每个幼儿可能对劳动这一行为存在不同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形成跟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有关,也与教育因素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幼儿当前阶段对事物以及行为的一种看法,属于自身的观点和价值倾向。而开设劳动教育的意义在于,以思维发展、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幼儿为教育主体对象,强调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同时,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使幼儿能够明白,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接受正确的思想理念,也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应对后续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案例分析:春分节气放风筝,以及在清明节气开展植物种植活动,都属于顺势而为,利用节气变化组织劳动教育实践任务的一种形式,有助于帮助幼儿在农业劳动教育、民俗文化劳动教育活动中,明白更多的文化价值与生活道理,从而自主参与到集体性劳动之中,逐步成为有担当、有素养以及讲卫生的幼儿,最终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获得正确且积极的劳动价值观[1]

二、“双减”背景下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劳动教育探究

(一)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内涵

我国广大农民群众春播、夏管、秋收、冬藏,都是依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的。一年中气候的冷热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气候冷热变化很大。劳动人民为了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创造了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名称;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名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跟劳动息息相关,跟着节气学劳动是值得投入的有益探索。

)二十四节气之农业劳动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

虽然幼儿会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和想法潜意识服从,但容易出现全盘接受教师意见,不加思考进行活动实践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往往难于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更别提使之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此,应在双减政策引导下,根据节气特点,打造出利于幼儿参与劳动生产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劳动教育内容为载体,以清明、雨水等节气为活动制定方向,让幼儿们可以在与节气相关的日常劳动中,感受到自我劳动服务以及集体性劳动服务的价值。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一:结合清明节气,开展植物种植促进成长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劳动价值观,在其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一颗小植物,配合对种植、管理技巧的讲解,明确植物种植伴我成长劳动教育活动的框架,提高整个教育工作的深度、广度。此外,通过对节气风俗的讲解,更利于在幼儿实际的劳动行为中,拓展植物种植伴我成长活动的文化渗透价值,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体验。同时,如何与幼儿平等交流,如何依靠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帮助幼儿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内涵,也是在实际情景中教师们常遇到的问题。正因此,需要针对幼儿的特点,让孩子幼儿在植物种植,美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在播种、发芽的过程中,学习和感受到生命意识,从而对不同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动产生深刻的认识,获得积极的体验。

)二十四节气之民风习俗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

通过与民风习俗的融合,组织夏至放风筝等活动,配合教师对民俗文化的讲解,更利于找到易于幼儿接受的劳动教育方法,也可以对幼儿的文化意识进行强化。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以减负增质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从融合不同节气民风习俗文化的视角出发,减少劳动教育与我国民俗文化之间的壁垒,依据现实教育中的问题,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发展、体验劳动的机会,从而避免重复作业劳动对幼儿活动积极性的影响,更好地完成民俗文化的教育渗透工作,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二:春分清明放风筝、大寒制作香囊等活动的组织和实践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容易拓展幼儿对我国民风习俗文化的认识,也能配合在清明时节组织的课外放风筝比赛,逐步帮助幼儿了解风筝造型、拴线的技巧,既锻炼幼儿的劳动意识,又从中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明白通过劳动获取成果的道理。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在大寒节气开展 “制作香囊”的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们在劳动中探索缝制香囊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我国民俗文化的渗透。依照双减政策下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民俗文化渗透目标的重点突出方面。除此之外,清明放风筝、大寒制作香囊等活动的组织和执行较为简单,很容易把各种民俗文化与正确的教育观点融合在一起,令幼儿在集体性劳动中产生更加积极向上的情绪。可见,重拾节气民俗是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办法之一,可以从渗透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减少因劳动教育内容不匹配、教育内容重复性过高对幼儿积极性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之居家生活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

如果用比较严谨的理论来分析幼儿的劳动逻辑,客观事实下的特征是,幼儿的劳动思维取决于其自身的认知,也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其中,幼儿主观认识的特征是,容易对劳动这一行为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难于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为此,需要与时俱进,对二十四节气中居家生活教育活动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索,依靠惊蛰自我整理、小暑房间整理活动让节气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之中,在实际劳动中加深幼儿的劳动体验[3]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三:发挥出组织劳动教育活动的价值,以惊蛰自我整理、小暑房间整理活动为主要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自己洗袜子、整理房间等能力,可以扭转幼儿对劳动这一行为的主观印象,学着跟随节气、四季变化去劳动。为此,应该遵循下述原则,提高劳动教育实施的成效,比如,组织自我清洁劳动,在惊蛰要求幼儿自主沐浴、整理仪表,完成多种劳动技能的渗透,帮助幼儿学会独立,逐步形成自己洗袜子、洗衣服等劳动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小暑等节气,挖掘不同的教育活动,配合“整理房间”、“晾晒衣物”等劳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明白跟着节气进行劳动的道理,在教师打造的劳动教育体系中得到更多的成长。组织劳动教育活动,还要让幼儿明白因节气变化而劳动的道理。由此可见,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劳动教育之中,将有效简化进行劳动教育的难度,让普通幼儿能够随着节气的变化,思考自身的劳动价值,感受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

结语:强调“双减”背景之下的劳动教育要求,配合对幼儿的性格、劳动意识以及认知情况的分析,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增强幼儿的劳动教育体验,有助于落实提质、增效、有趣等要求,成功培养幼儿们的正确劳动意识。并且在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综合性较高的劳动教育框架下,帮助幼儿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 “双减”背景下幼儿低段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策略探究[A].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行知纵横”教育与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2:59-64.

[2]李静蓉. “双减”背景下的幼儿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03):27-30.

[3]陈平,曹文栋,张兴峰. “双减”政策下幼儿课后服务内容多元化设计[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04):92-94.

                                                                                                                                    教师:彭玮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 区域三观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