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波
摘要: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工作、学习上的压力也在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体育锻炼。健身房的生意火爆、广场舞的大众化、减肥操的流行都是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的表现。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在时代背景脚步的追赶下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分层教学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确保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中都不“掉队”。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中,每位同学都能最大限度的锻炼自己,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关键词: 分层教学 体育教学 初中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人在遗传因素、后天环境、个体发展的影响下,教师将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相近或相差不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设置一定层次区别对待他们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身体素质不一,高矮胖瘦不等,常规的教学方式已不足以让每位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甚至会对一些学生造成身心上面的伤害。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则是主导的角色,指导学生锻炼。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次巡回指导纠正,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会明显的实现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以教师的个人意愿来进行分层,它是针对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训练成绩,从而发挥他们最大的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个体水平的优化,这正是体育课中的“融合教育”。
1、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1.1分层教学能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学业相对繁重,三年后的中考每位学生都要面临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学习的压力会挑战学生身心健康,如果这时候体育课中再让学生挑战高强度、高难度体育练习,势必会让学生身心俱疲。只能从学生兴趣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选取符合每位学生的教学内容,更好的辅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及生理。分层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某一类运动成绩突出的学生,为了让所有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别使用分层教学方法。按照运动能力高低分类,为他们确定本学期目标从而来制定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课时教案。初中阶段由于学生进入青春期,有的同学身体发育较早,有的较迟缓,运动能力高低也跟身体发育早晚有很大关系。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制定适合他们练习强度的运动项目及测试标准。
1.2分层教学中注重过程性评价,降低结果性评价的比重
没有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所有学生考核项目、考核标准都一致,成绩都是从高往低排列,这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压力很大。如果体育课中采用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己每一天都在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每学期结束时教师应将个体相对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从而使他们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而不会有“我不行”的思想。体育成绩不再以个人竞技成绩为最终成绩,而是要参考期初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本学期进步的成绩,这种成绩评价方式比较合理。
1.3分层教学能为学生搭建一个“你追我赶”的舞台
体育课的本质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进而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体育课中我们教师应将运动能力高低为依据,将运动能力强的分一组,运动能力中等的分一组,运动能力较弱的分为一组。这样每一组差距都不是很大,让每一组同学跟自己小组的同学比赛,从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看到赶超的希望。落在小组后面的同学能意识到自己的小小的差距然后奋起直追,每天努力一点点,然后对前面学生进行赶超,这样能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终身锻炼的意识。
2、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1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针对性
初中阶段体育教师经常“被生病”、“被开会”,体育课相对其他文化课来说比较少,还由于某些学校对学生体育的不重视,专职体育教师过少、体育器械缺乏等影响造成了学生身体发展水平不一致。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老套,全班同学练习内容、时间、强度相同,这样导致有些学生力不从心,有些同学可以游刃有余,长期下去可能会阻碍学生健康发展。分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内容可供学生选择,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身体素质选择适合每位学生锻炼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根据每位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而定,同样是八百米跑有的学生一节课跑一次都没事,有的学生一周跑一次就累的不行了。有的学生适合跑步、跳高之类的爆发性体育运动而有的学生只适合长时间中低强度平缓的有氧运动。初中体育课中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挖掘每位学生身体运动的潜能。
2.2分层教学方法“独特的”趣味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兴趣,运用分层教学的体育课堂能够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各种教学器材和个人运动的意愿来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腰腹练习课学生可以选择仰卧起坐练习可以选择背肌起练习可以选择两头起练习,灵敏性练习时学生可以选择跳绳也可以选择绳梯练习等等。跳绳课可以采用一些多人跳或者花样跳。教师根据学生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体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到多指导、多纠正。这种分层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中充满了独特的趣味性。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挑战自己的最高难度,设置多个组别将学生按扔球远近分类,挑战属于自己的最高难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提高身体素质。
2.3分层教学方法带来课堂的高效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给每位学生设定符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我在每学期的考核课中,初一男生50米跑设置7.5秒优秀,进行分层之后一部分学生7.5秒优秀一部分学生8.0秒优秀一部分学生8.5秒优秀等等,在学习等第上没有区别,让每位学生都知道他们自己都是优秀的,去年一位体育成绩不是很好的女同学得知自己的50米成绩是优秀非常开心,因为在小学阶段她的体育等第仅仅是及格。这种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不会因为自己得不到优秀而自暴自弃,极大的提高了体育课的高效性。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拥有“我能行”、“我可以”“我最棒”的信心,我相信在其他文化课中学习对他们也是很有帮助的。这些都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他们文化成绩的提升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乐观开朗的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涯。在他们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了文化成绩,我想不仅是学生开心,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很欣慰。
3、分层教学的“层次”是动态的、可变的
学期初第一次体育测试成绩为依据分组,半学期过后再进行测试,运动能力提升明显的同学可以“升级”到上一组,而运动能力降低明显的同学则应“转级”到下一组。我在初三实心球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从期初的7米到现在期中的9米这种很明显的进步就能够让学生进入到运动能力相对高的组别,让他体会到进步的喜悦。每一位学生的组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能让他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形成良性竞争意识。
4、结束语
我认为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是有利的,也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而不会出现“吃不饱”或“不够吃”的情况,在每一节课体育课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渐渐地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