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高塍镇中心幼儿园

>学校首页>安全保健>健康宣教>内容详情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

发布时间: 2023-10-10 15:58 发布单位: 高塍镇中心幼儿园 浏览量: 928 【公开】

健康入秋预防先行


-孩子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秋季的到来,各种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孩子生病的现象时有发生,幼儿本身的抵抗力较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病的侵袭。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做好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秋季校园常见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新冠病毒感染、疱疹性咽峡炎、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1、流行性感冒











01



主要症状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咽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等。

02



传播途径

病毒随着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

03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注意幼儿个人卫生,勤洗手。

图片






图片


图片



2、新冠病毒感染








图片

主要症状

01



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但是部分人起病轻微,可能没有发热症状。


图片

传播途径

02


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图片

预防措施

03




 1.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5.接种新冠疫苗。

图片


图片


               


图片



3、水痘








01



主要症状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02



传播途径

儿童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以2-6岁为高发群体,接触患者后95%以上会发病,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03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流行性腮腺炎









图片

主要症状

0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图片

传播途径

02


以5-9岁儿童最为多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图片

预防措施

03



1.接种麻腮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有效的办法;

2.避免与患腮腺炎的人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图片




图片


图片



5、支原体肺炎









图片

主要症状

01

最初症状通常表现类似流感症状,如全身不适、流鼻涕、咽痛、头痛、肌痛、食欲不振等,儿童以中、高热多见,也可见低热或无热,发热无明显热型。

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持续性干咳,可在起病的1~2天内逐渐加重,之后可出现少量白色黏痰或少量脓性痰,偶有少量血丝,咳嗽在发热和其他症状消失后可能持续2周,部分或以咽炎、支气管炎、大疱性耳骨膜炎形式出现。


图片

传播途径

02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2~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进行传播。



图片

预防措施

03



1.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 勤洗手;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4. 在疾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5.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多喝水,多喝水不但防止孩子脱水,还可以冲洗稀释分泌物。同时,喝水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图片










图片



疱疹性咽颊炎









图片

主要症状

01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症状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多以突发高热开始,患病的主要表现出头痛、咽痛、咽颊部小疱疹和口部溃疡。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症状,甚至引起高热惊厥。

图片

传播途径

02


以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为主,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也很快,秋夏季为高发季节,1-7岁的儿童为易感儿童。



图片

预防措施

03



1.多喝水,勤洗手,保证生活环境卫生;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需带孩子进入应佩戴好口罩;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饮食应以清淡好消化为宜,多吃蔬菜。


图片




图片

健康入秋预防先行








图片

图片



诺如病毒感染









01



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多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一般会在2-3天内逐渐好转。

02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03



预防措施

1.注意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孩子一旦出现症状,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图片





图片


图片



手足口病









图片

主要症状

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表现为发烧,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图片

传播途径

02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图片

预防措施

03



1.勤洗手,讲究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孩子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家园共育,我们一起为宝贝的身体健康共同努力,把好疾病预防关!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