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高塍镇中心幼儿园

>学校首页>安全保健>健康宣教>内容详情

冬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发布时间: 2023-12-05 13:53 发布单位: 高塍镇中心幼儿园 浏览量: 699 【公开】


冬季是支原体肺炎、甲流等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日渐寒冷,加上空气干燥,幼儿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极易受到季节性传染疾病的侵袭。我园提醒家长朋友们关注冬季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1.甲流
什么是甲流

全称甲型流感,本质上是流行感冒(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道传染病。流感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中甲型和乙型是目前能让人生病的两类感病毒,我国监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是 H1N1及H3N2,和其他流感相比,甲流感病毒的传染率更快,而且甲流病毒容发生变异,致病性也更强。

 主要传播途径 

IMG_264

 

 

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主要症状 

IMG_266

 

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热和疲劳等;也可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结膜充血。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发热38℃以上,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流感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

预防措施

01流感病人咳嗽、打喷嚏时都会有携带毒的飞沫喷出,要与他们保持社交距离,扎堆,尽量减少到人群拥挤的地方去,应规范佩戴口罩。 

02清洁卫生要注意,防止病从口入。勤洗手、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房间经常通风。身边如有感冒患者,注意保持距离!感冒高发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

 

03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应劳逸结合,过分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病毒性感冒。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饮食宜清淡,要多食富含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儿童不宜进食冷饮。

04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一般是10月,在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

2.支原体肺炎

摄图网_501703232_秋冬儿童户外戴口罩流感咳嗽(企业商用).jpg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弱,易患呼吸道疾病。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能够在我们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潜伏期1-3周

没有任何症状,发病后会有感染表现,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近年来,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也有发生。

IMG_272

早期

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有些幼儿会发低烧;随着感染加重,咳嗽症状也不断加重,发烧加重。

后期

剧烈咳嗽,逐渐出现白色或黄色浓痰;部分宝宝有喘息、呼吸加快的表现。

出现以下状况

请及时就诊!

01反复发热,且持续3天以上不能缓解;

02出现剧烈咳嗽,早期干咳、后期有痰且较剧烈,甚至影响吃饭和睡眠;

03呼吸增快,孩子平静状态下,数胸廓起伏。

 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净双手,尽量避免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共同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身体不舒服需要马上就医。居家环境要保持通风,勤洗勤晒幼儿的床被等。 

✅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认真消毒,做好预防

✅当家里有支原体肺炎患儿时,需要通过暴晒、使用消毒液、高温煮沸、熏蒸等方式消毒,注意戴好口罩进行防护。

✅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家长,可以避免患儿与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接触。

✅当患儿喘息时,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

及时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早期的发热或咳嗽等症状,也建议及时去医院看诊,及早地发现肺炎病情,控制感染。

做好手部卫生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经常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杀菌的免洗洗手液。

3.诺如病毒

 

 

IMG_277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

 主要特点 

 

IMG_279

 

 

 主要症状 

 

IMG_281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这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02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

03牡蛎等贝类、草莓车厘子等浆果类是引发诺如感染的高风险食物,此贝类海鲜应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浆果类应在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

04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最好可以居家隔离,尽量使用专用厕所或者专用便器,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05托幼机构和学校在流行季应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以及环境消毒的管理;加强师幼和保育员及厨工的健康管理,杜绝带病入园。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要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立即向所属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4.手足口病

 

 

IMG_285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染该病,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也会感染。

 主要症状 

IMG_287

 预防措施 

01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02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03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5.呼吸道合胞病毒

 

 

摄图网_501556061_小女孩生病咳嗽(企业商用).jpg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因其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并能把感染的细胞融合起来,所以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

 主要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后出现症状。病毒首先侵入鼻腔,在鼻咽部增殖并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1-3天左右可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严重者约1-3天后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出现呼吸急促、弥散的干啰音喘息

 预防措施 

RSV感染是自限性的,大多数可以自行好转,家长们不必恐慌,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及家里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外出时戴好口罩,对于大宝宝,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RSV感染的机率。

6.慢性咳嗽

摄图网_401788237_秋燥咳嗽的男孩(企业商用).jpg

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的幼儿,通常父母或幼儿会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过敏史

症状表现多为夜间咳嗽或者晨起咳嗽的比较厉害,持续反复咳嗽3周及以上,以刺激性干咳,或咳嗽时咽部有痰、但是痰液不多为主要咳嗽特点;一般在运动后、遇冷空气后咳嗽有明显加重。

 如何治疗? 

✅去医院明确过敏原后,注意避开过敏原,有条件的还可以用除螨仪、空气净化器等。部分幼儿没有明确的过敏原,但是不影响过敏性咳嗽的诊断。

✅妈妈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幼儿雾化治疗,当然后续诊断明确的幼儿,长期治疗会采用吸入性激素治疗。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通常是由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引起的咳嗽。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嗽时间比较长,通常大于4周,可伴或不伴有咳痰,睡前、醒后(体位改变)咳嗽会更明显,宝宝常伴有鼻塞、流涕、频繁的清嗓子、打呼噜,少数的宝宝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低热等症状。

 如何治疗? 

✅可以先带幼儿到耳鼻喉科就诊,观察咽后壁及应用纤维鼻咽镜,或者影像学检查(鼻窦X线、CT等),排查病因,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按疗程用药治疗就可以了。

家园配合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虽然冬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吧!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