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一场旨在提升乡村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宜兴市徐舍小学热烈展开。本次活动由汤霞名师工作室主办,邀请了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音乐研训员黄晓云老师和多位优秀的音乐教师,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五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更为乡村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祥三宝》——草原风情与音乐的对话
湖滨实验学校的简洪岩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音乐之旅。随着《吉祥三宝》的悠扬旋律,孩子们仿佛被带到了辽阔的草原。老师通过“风之歌谣,启航草原”环节,引导孩子们感受自然之声;在“草原之歌,对唱重唱”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用歌声表达情感,体验了蒙古族音乐的魅力;而“农场回声,动物说话”则巧妙地将课堂延伸至自然界的奇妙对话,让音乐与自然完美融合。
《动物说话》——唱游中的音乐探索
太华小学的王静老师以《动物说话》为主题,通过“创设情境”,让教室瞬间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农场;在“唱游体验”中,孩子们边唱边模仿动物的动作,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拓展延伸”部分则鼓励孩子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动物歌曲,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你听,什么敲响了》——音韵与创意的碰撞
桃溪小学的徐梅老师用《你听,什么敲响了》作为引子,通过“激趣导入——增乐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声音的奥秘;在“学唱体验——探音韵”环节,孩子们学会了聆听和辨识不同的打击乐器声音;最后的“拓展延伸——融创意”,鼓励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物品,将课堂变成了一场创意音乐盛宴。
《东方红》——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第二实验小学的李卿老师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东方红》引领的音乐之旅。从“我的眼睛能瞧见——看编钟”开始,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古代乐器;到“我的耳朵能听见——玩编钟”,亲自动手敲击,感受传统音乐的韵味;“我的小嘴能唱歌——唱旋律”让孩子们学会了古老的歌谣;“我的脑袋能想象——猜乐器”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而“我的身体能跳舞——说再见”则以欢快的舞蹈为这节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自制伴奏乐器》——音乐创造的奇妙旅程
张渚小学余云老师的《自制伴奏乐器》让孩子们的创造力达到了高潮。老师通过“趣:畅游音乐”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奏:探寻音乐”中,孩子们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乐器并演奏;“创:解密音乐”则鼓励孩子们探索音乐背后的科学原理;“演:展示音乐”环节,孩子们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议课交流:共探大单元教学之路
五节课后,由名师工作室导师汤霞老师安排了深入的议课环节。围绕构建“好课堂”探讨了如何在大单元教学中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深化大单元教学和大观念培养的理念,为提升孩子们核心素养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学。
此次“送教下乡”小学音乐课堂研讨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音乐、勇于创造的种子。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乡村音乐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好课堂”中幸福成长。
(原作者:宜兴市徐舍小学 汤霞)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