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教育新闻>内容详情

【宜灌交流】协同教研 共生智慧——记宜兴·灌南小学学科(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设计暨“优学乡村”校本

发布时间: 2025-04-02 09:17 投稿单位: 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浏览量: 53 【公开】

为发挥宜兴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推进灌南县域教学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3月13日,一场宜灌共研的小学数学研修活动在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启幕。

IMG_256

IMG_257

本次“优学乡村”校本研修活动由宜兴、灌南两地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聚焦小学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设计,突出“大单元设计”与“大问题驱动”策略,交流探索小学数学学科组机制与方法。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科科长陈亚军、灌南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朱耀峰、办公室主任魏民、培训规划处副主任成建军、语委办副主任汤化波、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徐锋、校长杨友平以及灌南县30多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二实小部分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晨光启智:共话成长新图景

上午,在二实小“润智楼”多功能室,杨友平校长主持了简约的开班仪式。

IMG_258

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徐锋以《智慧教育时代:教师培训的转型与突破》为主题,作了教师发展的主题交流。徐书记结合二实小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概况,介绍了学校“课程、课堂、课题”三课驱动的学科建设机制与成果,并结合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提出了新设想。

IMG_259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科科长陈亚军介绍了宜兴小学数学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高度认可二实小在数学学科建设上的想法与做法,并对当前创造性地开展卷入式校本教研和常态化教研方式提出了思考与建议。陈科长还希望宜兴、灌南两地骨干教师深化交流,建立经验分享长效化平台与机制,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实现两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教师专业的不断提升,促进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共建共进。

IMG_260

灌南县教师发展中心朱耀峰副主任提出,此次宜兴培训机会很好,参加“优学乡村”校本研修活动的全体学员要抓住仅一天半的学习交流时间,加强学习内化。希望大家务必全身心投入,珍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可能多地汲取宜兴的成功经验与优秀做法。他期待每个人都能在这次学习中收获满满,回去之后,也要持续跟进与辐射,将所学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高品质的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IMG_261

协同筑基:构建教研新样态

在专家讲座环节,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无锡市名教师谈爱清向大家介绍了二实小开展“四课”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学校通过每日办公室“通课”教研、每周备课组“磨课”教研、每月学科组“优课”教研、每学期跨学科组“精课”教研,深化学科组研究。具体介绍了校本教研的操作样态与策略、举例说明了校本教研的主题与内容,在“课程、课堂、课题”三课驱动机制下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推动数学学科组建设。

IMG_262

文化交流:解读课程新内涵

课程展示环节,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吴希向骨干教师们介绍二实小数学学科组如何将“爱与责任同行”的校训精神注入教师发展中,成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具体抓手和原生动力,娓娓道来教师的培养历程,让人感受到人才培育的用心与专注。“数学小主播”“实践小能手”“数学故事汇”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彰显了数学学科通过长周期实践作业设计与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创新做法,拓宽了学生的成长空间。

IMG_263

IMG_264

课堂观摩:探索学习新方式

下午的课例展示环节,二实小五年级数学老师周艳执教了《分数的意义》一课,从大单元素养目标出发,巧妙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分数单位测量彩带长度,促使学生深度理解分数意义。授课过程中,周老师从丰富的教学道具到精心设计的环节,无一不展现出二实小教师卓越的个人素养。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讨论与操作,大胆发表独特见解,充分彰显了二实小学生聪慧的学习品质,令听课老师印象深刻,收获满满。

IMG_265

IMG_266

课例深研:聚焦素养新突破

备课组研课环节,由第二实验小学教导、江苏省名师俞昭英主持,五年级的数学教研团队针对这节课开展了一场深入的沙龙研讨。研讨围绕课堂观察量表中的情景、任务、协同、支架、展示、反思这六个要素展开,每位老师结合课堂观察,认真思考并发表了自己的评课见解,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IMG_267

IMG_269

IMG_270

IMG_272

IMG_274

思维碰撞:问题驱动新策略

活动的压轴环节——交流互动中,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杨友平以《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围绕解决课堂碎片化问题的方法与路径提出新思考。聚焦五个问题展开讨论:素养生长课堂的本质是什么?大单元“大”的视角怎么定位?大概念“大”的核心怎么提炼?大问题“真”的情境怎么设计?大结构“链”的关系怎么建构?提出新策略,强调课堂教学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优化,教学分数的内容要注重知识联系与结构化内化。

IMG_276

课例研修,意义非凡。它如同一座智慧的桥,紧密地连接起两地老师,使彼此情谊不断加深。在互动过程中,双方积极分享见解、交流心得,为学科高品质建设开拓了视野与思路、提供了好的经验与抓手。

IMG_278

IMG_279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