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之交,草木蔓发。为让青少年在传统技艺与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根脉,4月21日,徐舍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四时剪影承古韵 万物匠心绘春华”非遗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剪纸创作、节气贴画、植物标签手作及非遗展板研学四大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指尖焕发时代生机。
巧手剪春秋,指尖跃动非遗韵律。在徐舍现代农业产业园,活动以“剪纸工坊”拉开序幕。在学习了节气相关诗句后,孩子们执剪为笔,红纸为卷,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剪出“二十四节气”的时令符号:春分燕归、芒种麦浪、白露凝霜……片片镂空纸艺串联起四季轮回的智慧。更有学生将剪纸与贴画融合,以立体浮雕形式呈现“立夏耕田”“大雪围炉”等场景,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火花。
方寸绘万象,节气与自然的童趣对话。“节气贴画”区,孩子们化身“自然记录官”。他们以枯枝为骨、花瓣为色,将园区内采集的植物标本拼贴成“清明踏青”“秋分丰收”等主题的画作;植物标签制作环节,则用彩墨书写草木芳名,并标注其节气物候特征,让科学知识与人文诗意交融。方寸之间,既是童心的艺术表达,亦是对农耕文明的致敬。
薪火传千年,非遗展板里的文化课堂。活动特设“非遗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展板与志愿者讲解,向学生展示宜兴紫砂、丝弦等本土非遗项目。孩子们驻足聆听,在“非遗问答”互动中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成果展匠心,传统与未来的温情接力。活动尾声,剪纸《二十四节气长卷》如时光画卷徐徐展开;植物标签化作“自然百科全书”;童趣贴画则被制成环保书签。
当青少年巧手邂逅千年文明,非遗便有了青春的注脚。徐舍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农业+文化+教育”的创新模式,让青少年在躬耕田园间读懂节气物语,在指尖创作中厚植文化自信。未来,徐舍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更多元的活动唤醒非遗活力,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开遍乡野阡陌。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