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小班化教学落地,让“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全流程,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徐舍小学近日集中开展一年级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活动。活动涵盖小班化教学启动仪式、学生养成教育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及多样化课间活动设计四大板块,通过“会议定方向、实践探路径”的形式,为一年级小班化教学开篇布局,切实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
小班启航,开启育人新格局
9月24日,小班化教学启动仪式正式举行。活动由教导主任曹雪花主持,盛瑞芬书记、袁志伟副校长、教导处、德育处行政人员及一年级全体教师共同参会。
活动伊始,盛瑞芬书记发表讲话。她明确指出,此次会议不仅是一年级小班化教育试点的启动会,更是一场 “并肩作战” 的动员会。作为全市 6 所小班化试点校之一,徐舍小学将这一 “教育新机遇” 精准交付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一年级。强调教师作为试点 “先行者”,肩负着推动学校教育提质、守护孩子成长的双重责任。
讲话中,盛书记以 “使命”“创新”“合力” 三大关键词为核心展开论述:要求教师当好小班化教育的 “探路者”,主动革新教学方式;倡导一年级备课组 “抱团前行”,凝聚团队力量。她同时鼓励全体教师以耐心与智慧深耕小班化教育,为徐舍小学教育焕发新光彩注入动能。
随后,袁志伟副校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一年级小班化教学作出具体工作部署。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养成教育落实到师资协作机制建立,袁校长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清单与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会议尾声,盛瑞芬书记、袁志伟副校长共同为全体一年级教师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大家为 “学校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组成员”。教师代表现场表示,这份聘书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学校后续将以该团队为核心开展专项教研,切实推动小班化教学惠及每一位学生。
此次启动仪式的召开,标志着徐舍小学一年级小班化教学正式拉开帷幕,为学校探索高品质教育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维实践,激活育人新生态
9月25日至9月30日期间,我校聚焦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从课堂改革、课间活动、习惯培养三大维度发力,以“小而精”的教学形态,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01 课堂探、模式建:小班化让教学更“精准”
围绕“打造高效互动课堂”目标,我校以小班化教学为抓手,深入探索适配的课堂模式。摒弃“大锅饭”式教学,教师依据班级学生人数少、关注度高的优势,推行“分层任务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课前精准研判学生学情差异,课中通过小组讨论、一对一答疑等形式强化互动,课后针对个体薄弱点定制辅导方案。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学情诊断—分层教学—精准评价”的小班课堂闭环。
02课间乐,劳动行:小班化让实践更“贴心”
依托小班化管理优势,我校将课间活动与智慧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让“小空间”承载“大成长”。课间时段,教师不再是“统一组织”,而是根据学生兴趣分组开展跳绳、益智游戏等活动,既避免拥挤安全隐患,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劳动教育则以“小班责任区”为单位,划分教室绿植养护、走廊保洁等小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领,在分工协作中培养劳动习惯与责任意识。
03养习实,目标立:小班化让成长更“个性”
针对小班化“关注个体”的特点,我校将行为习惯养成与小目标制定相结合,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计划。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小目标。个性化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小目标中收获成就感。
此次一年级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活动,既是学校对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也为后续教学实践明确了核心方向——以养成教育筑基础、以课堂创新提质量、以课间活动促成长。系列活动的圆满开展,标志着徐舍小学一年级小班化教学正式步入实践阶段,学校将以此为起点,持续优化教学策略、细化育人举措,让每一位一年级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