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高塍镇中心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课题研讨>内容详情

《天生一对》同课异构研讨材料

发布时间: 2024-05-23 12:49 发布单位: 宜兴市高塍镇中心幼儿 浏览量: 167 【公开】


——张悠、王皖宁、沈莉媛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研讨主题根据活动的导入来开展,活动导入可以有哪些方法,针对今天的这个活动,适合用哪种导入方法。另外针对三位老师设计的活动环节,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研讨小组成员:张悠、吕佳澄、赵朵、杨佳丽、胡英

发言人:吕佳澄

1、张老师的这些配对导入其实完全可以不用,完全可以直接导入,直接可以更好的引出这个绘本。

2、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妈妈是一对的,家里还有谁是一对的?这个问题和这个故事的内容意思都不一样,没有提问的必要。

3、张老师的语言不够严谨,一会长颈鹿先生,一会长颈鹿小姐,还有一句,为什么把紫色粉色分成一对呢,其实应该是组成一对,语言上还要更严谨些。

4、游戏环节中,其实这个游戏的意义不大,完全可以直接让孩子去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了以后,两个人一起上来,可以问一问他们,为什么是好朋友,为什么是一对。

5、整节课中,老师的提问不够针对性,引导的不好,每个衔接处缺少总结。

 

研讨小组成员:王皖宁、邵群、冯燕、郭晓莎、张燕萍、岳文倩

发言人:张燕萍

王皖宁老师的语言活动《天生一对》,活动环节紧凑,衔接流畅。老师注重引导小朋友欣赏画面,让小朋友感知故事内容,老师所提问题能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启发小朋友敢想,敢说,活动氛围较好。在活动中老师一直在潜移默化的让小朋友感知什么叫天生一对。在后面的游戏部分,可以让小朋友两两找好朋友玩一玩游戏,这样小朋友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老师的这节语言活动环节紧凑,教态亲和有感染力。着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让孩子感知故事内容,并且在感知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去了解什么是天生一对

老师的活动设计导入环节挺流畅,师幼互动比较好,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巧妙地引导幼儿大胆述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所有的问题简洁有针对性,能够抓住重点,引导幼儿敢想敢说。

老师的教态非常亲切自然,孩子抛来的“球”能够快速地反应并接住老师知识面挺广。孩子将电脑和苹果联系起来时,讲到苹果可以和电脑之间产生电流为电脑充电。孩子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挺能表达。

    王老师这一节活动氛围较好,活动中孩子较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老师讲述故事挺生动较,能调动起孩子听的兴趣来,并且会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讲述故事内容,让孩子有如身临其境般,从而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巧妙,注重引导,在孩子讲述之后能进行及时小结,孩子表述较完整较。另外,老师很懂得回应幼儿的所思所想而且快速,对绘本的精髓老师把握的也比较准。

 

研讨小组成员:沈莉媛、鲍凯、朱梦霞、吴珍

发言人:吴珍

1选材特别:绘本的名字是“天生一对”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美好的爱情,而沈老师从大爱的角度出发,整个故事的情感要求不局限,可以是爱情、亲情和友情,不受传统思维的局限,比较新颖。

2、加强课前准备工作:课程中出现了好几次卡壳忘词的情况,以至于在课堂上老师出现重复提问,更紧张,更忘词这样的不良循环。充足的课前准备应该不仅仅是把教案背熟,应该包括突发情况的提前预设,幼儿回答不到老师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时的备用方案等等各种情况,这样就不会出现自乱阵脚的情况了。

3、加强语言引导,精简提问方式:在每个环节的过渡之处,应当使用自然贴切的语言,而不是突然断层的直接生拉硬拽。在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的环节,每个图片的选择应该要有典型性,如果达不到要求,就需要老师用指向性明确的提问来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针对性强的提问不至于让老师出现“对幼儿的回答判断失误”或者“被幼儿的提问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4、注意细节把控:音乐选择上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寻找真实的火警警报声,而不是找一个差不多的警报声。在观察一处楼房时幼儿的回答“居民楼”其实是非常正确的,而沈老师却说了“不对,应该是鳄鱼城”,此处应该回到幼儿“对呀,这是鳄鱼城的居民楼”。在活动结束的配对游戏环节,就应该切合故事主题选用“两两幼儿配对”的形式,而不是“两个幼儿说,其他幼儿猜”的方法。

5、吃透故事,理解内容:本次活动《天生一对》以其独特的视角,告诉孩子们即使两个人有诸多看起来不一样和不合适的地方,但只要找到共同点,他们就可以是非常完美的一对。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先吃透绘本的精髓,注重细节引导,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主持人总结:

语言活动的导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直入式(开门见山)、谈话式、谜语式、故事式、悬念式、表演式、演示式、游戏式、观察式、挂图提问式、回忆式,三位老师的导入方法都是用的直入式,也就是开门见山,直接就出示了绘本的封面,那接下来的这些个环节还需不需要呢?

教师对《天生一对》这个绘本没有深入地去理解,这个故事他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教师要通过研判之后再来设计这个活动环节,那你所设计的环节就要为这个目标服务。

最后的游戏环节,老师们也都有疑义,都觉得这样的游戏方式不能够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那老师有没有在这个游戏环节进行审议呢。

所以我们老师在开展语言活动之前,首先要对这个绘本故事进行研读,确定故事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再来制定目标,设计教案。

 

12  7

5  2

6  8

9  11

10  13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