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高塍镇中心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教研活动>内容详情

中班数学活动:排序(同课异构研讨)

发布时间: 2023-12-27 14:31 发布单位: 宜兴市高塍镇中心幼儿 浏览量: 753 【公开】


主持人: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多种间隔,通过“找一找”、“排一排”、“说一说”、“摆一摆”,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整合日常活动经验,提升对规律排序的认识。

大家分组对三位教师的课进行研讨,每组研讨一位教师的课,对照这张《数学活动评价表》进行交流讨论。

 

陈思宇《小刺猬的项链》

研讨小组成员:凌中琴、周思羽、陈思宇、杜雯妍、汤思雨、陈云芳

发言人:凌中琴

活动意见或建议:

通过讨论,小组成员对本次中班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排序”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1、教具准备未考虑到细节;未准备合适的学具供幼儿实际操作探索。

2、活动中教师所出示范例的排序规律过于复杂、杂乱,没有清晰的规律,导致幼儿听不明白,也无从理解教师所出示的是什么样的规律,学得一头雾水。建议教师可以先按大小(大小区别要明显)或颜色规律排序,然后再提升难度。

3、本次活动,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导入部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讲故事,活动偏向于语言活动。但教师的语言又显得不够严谨,一会儿“秘密”,一会儿“规律”,其实都是指的排列方法。

4、就数学活动而言,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递进性。我们在活动中要激起孩子的活动兴趣,教给他们学习、操作、游戏的方法,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推理、操作、探索。比如:活动开始可以通过刺猬的项链引导幼儿寻找排序规律,通过一组组排序图的重复出现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按规律排序,它是什么样的规律。在帮助猴子和大象做项链时可以在白板上展示火通过展示仪放大和突出项链,从而让孩子更清晰的看清老师和同伴的操作。通过PPT,将做好、做对的项链呈现在猴子和大象的脖子上,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后操作环节,在孩子了解按规律排序的基础上,尝试创新自己的排序规律,并进行排序。

5、刺猬“拉雅”的名字建议换成孩子们熟悉的容易记住的中文名字,这样更显亲近。

 

张萍《爱探险的朵拉》

研讨小组成员:周瑜、吴娟、吴珍、李慧、王皖宁、张萍

发言人:周瑜
    活动意见或建议:

本节活动选材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之上,老师以动画人物完成探险导入本节活

动内容,增加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排序的规律。整个活动环节设计清晰,教师也能重视幼儿的参与,让幼儿去发现去操作。而且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语速适中。

但还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下面是本小组商讨后的一些建议,望大家一起学习指正:

本次活动目标二“了解模式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没有体现,可在活动最后环节展示生活中有关规律排序的图片,结合实际,引导幼儿欣赏,发现规律,贴近幼儿生活。

第一关幼儿做选择的教具,考虑到所有幼儿的参与性,但利用率不高。也可

以在第二关继续让幼儿做选择,避免幼儿说完儿歌再选择小路的高控做法。第三关是幼儿说出正确的,教师操作PPT出示正确的。第四关可以让幼儿自己上去操作,能够体现幼儿操作形式的递进。第四关与前面关卡的模式相同,难度平行,最后的幼儿操作中可不出现在幼儿集体操作环节。最后幼儿自主设计排序规律有一定的开放性,但老师提出要求要与前面的规律一样,前面的规律可以在每一次关卡后总结并以图片形式呈现至少两组,便于幼儿经验的积累,易于最后的操作。

在幼儿操作环节中,教师只着重讲了第一条轨道,未讲清楚第二条空白轨道的操作规则,导致幼儿在操作时,拿到空白轨道的幼儿不知道怎样去操作排序。教师可以将两个操作分开进行,可以先让幼儿操作第一条轨道的排序,教师讲解结束后,总结排序的规律,之后请幼儿发挥想象,还可以怎样进行排序。

本节活动没能体现难度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而且在操作之前的部分,教师都是让幼儿选择正确的排序规律,没有展示出排序的规律让幼儿上去操作,对有规律的排序的概念缺少总结还有在操作时只需操作幼儿创新排序的,另一张可以不用操作,也不用强调要排的跟之前的一样,幼儿能创新则创新。在结束部分可以让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的操作纸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

在活动中的教师引导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是每次闯关游戏成功后应该和小朋友一起总结复述闯关中所发现的规律,再次明确规律要点。最后,自主创作延伸活动,应该四次闯关活动操作全部结束后,让小朋友发散思维进行延伸操作。

 

周芩《寻宝小勇士》

研讨小组成员:吴华靖、周芩、洪琴芝、王慧、吕佳澄、胡英、孙梦洁

发言人:吴华靖

活动意见或建议:

周老师这个活动,我们组分别从5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1活动目标。目标的设定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而周老师在设定目标时,把情感目标放在了目标1里面,设定的3个目标需要稍作调整。

二、活动内容。所选的内容对本班孩子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已经体现出对一一排列、一二排列、二二排列这样的排列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针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

三、活动准备。活动中所出示的教具不合理。出示的排列规律最起码要有两组图形出现,这样才能够让小朋友从中寻找规律,而教师出示的只是一组图片,没有规律可循。

四、活动过程。活动中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之间没有体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在第三环节可以安排一个二二排列,或者出现三个图形的排列规律,加深一点难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根据他的难易程度,孩子们的掌握情况控制好时间,这个活动用时32分钟,时间上超时了。孩子们在操作时,教师要巡视并及时把孩子们的操作结果记录下来,在操作结束后要把操作结果展示出来,这样才能达成目标中“体验发现规律的成功感”呀。

五、活动效果。对数学活动的评价中提到:“每位小朋友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那今天这个活动只是在复习原有经验。

 

主持人总结:

幼儿排序是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性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按序进行排序。排序活动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排序活动,可以获得按序排列物体的经验,在思维中逐渐建立起序列结构,帮助幼儿理解数的顺序,促进幼儿的可逆性,传递性,双重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具在幼儿的排序活动中,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可以让幼儿实际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够反复地尝试、探索,对学具中蕴含的排列关系有所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一定的数学感性经验。

 

 

 

 

 

 

 

76

 

 

 

 

 

 

 

 

5  4

1  3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