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班集体的管理对整个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新课程下的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班级管理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如何科学地管理好洋溢着时代气息的学生呢?在几年的工作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级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既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和教育的重要环节。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与能否明确的,符合实际且有挑战性的班级目标是息息相关的。在摸清班级情况的前提下,科学的确定班级集体建设的奋斗目标。目标的内容是和同学的任务相关联的,和同学的个人目标相结合的。根据集体目标、让个人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依据,主要是教育目的、学校总体任务、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等,如何确定班集体建设目标呢?
1、目标提出要及时,一般地在开学之初,新学期开学,一切都是新的,同学们通常也想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迫切想达成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此时趁热打铁地提出班集体目标,往往能激起共鸣。
2、目标要提得明确。班级目标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要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同学。
3、目标要提得合理,为什么确定这样的目标?确定这样的目标有什么积极意义?这样的目标能否实现?这些问题必须让每位学生清楚。
目标要提得巧妙。谁提出?怎样提出?什么场合提出?等等,这都需要班主任作认真的思考,力求使目标的提出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建立班集体的管理制度
1、健全班干部制度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是否能团结一心,有共同的目标,有积极上进的精神,这一切还得靠班级的主人们──学生,而学生往往要靠班干部起好带头作用,因此,对班干部的选择,健全很重要,在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工作能力后,确立第一任的班级干部,对他们进行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使每个干部都有一定的责任感,一定的荣誉感,并有意地在班级中树立他们的威信,经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民主选举,让确实有威信的同学留任干部,这样班主任可以放手让干部去干,让全班同学来评定他们的工作。首届班干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是否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班风。而以后,从二届、三届开始,则让上一届的1/3到1/2的干部轮岗,在其他学生中增添新的干部,而让退下来的旧干部,成立一个监督组,对班纪、班规进行监督,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就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工作,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健全班级规章制度,量化班级的考核,依法治班
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班级干部按照校规章制度,根据本班特点,征求同学的意见,制订一系列的量化考核制度,在班级中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由退下来的干部进行监督管理,做到有“法”必遵,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治班的各项规章落到实处。
三、创设班集体的人文环境
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情境就像一个磁力场,身在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被‘磁化’。”具体的情境总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优化学生情感生活的环境,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新环境。
1、创设最佳的物理环境
心理学指出:物理环境即狭义的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文化环境。而对于班集体而言,就是指教室的环境创设。教室那优美的环境可以使天真无邪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情感上获得熏陶,心灵深处得到鼓舞,唤起他们对集体生活的向往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因此,每次开学初,我便会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精心地进行班级布置:彻底地打扫教室,使教室一尘不染、光彩照人;在四周的墙上适当添加“读书乐园”“雏鹰展翅”等激情的专栏。为了使教室更富文化韵味儿,在合适的地方我还贴上了少许名人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识就是财富。”……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便产生了安详舒适、赏心悦目之感,这里就成为了他们另外一个“温馨的家”。“我爱我家”,他们谁都愿意为这个美丽的家出力流汗、倾注心血。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是班级成员经常产生的情绪体验,也是激发学生向上,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班级中,我们应努力通过情感的交流,追求和谐、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在班集体中,最核心的那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无“差生”信念,摒弃各种“非法”手段造成的对学生个性的扭曲和对灵性的扼杀,让师生关系成为一种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在交往中多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多些正确的引导,温馨的关怀,不懈的鼓励,活跃学生的思维。创设积极的心理氛围,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让人人都成为班级的主人,主人都成为班级的人才”,这是我们广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追求。积极的心态会产生积极的行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要充分地给孩子们搭设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借此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追求,同时也成就着民主班级管理的模式。例如:打破班干部“终身制”注重激发学生内需,采取“自荐轮换制”,提倡学生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自主择岗,同时倡导一种“集体因我而精彩”的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尽好自己的职责。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选择,就没有责任”。放手让学生选择,既满足同学们的心理需求,也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培养了责任心,激活了班级管理,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 我们要“放开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但不是放任自流,使师生间的交往成为自由而合理的交往,从而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同学关系则是班集体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我比较注重倡导同学间的竞争、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让学生在“一帮一”学习小组中进行情感的交流;通过竞争,使学生在“你追我赶”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在班集体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合作、竞争的生生关系,将越来越稳定班级群体的情绪,使班集体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如果老师能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去看、去说、去学,同时在这种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
四、构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
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品德、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班集体,使他们在良好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这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一个难点,班主任的工作是艰巨的。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使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教育下,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积极愉快地学习。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
2、“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个组织不能是静止不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值周班长是经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班长,每六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中一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五位学生分工负责。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3、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 “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小组,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五、确立班集体的考核机制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仅仅靠几个班干部和老师是不幸的,关键还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不断进步的机会。为此,笔者在班里设立了一些分项奖,例如“文明小组奖”。先设计好评分表格,然后每周把每小组的纪律分、卫生分、学习分和完成任务分记录到表格中,没五月评奖依次,优胜组授予“文明小组”的称号。在学生中设立“学习帮助奖”,成绩好的学生来当小先生,教指定的小徒弟学习,他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主动去帮助,并检查他们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最后评选出优胜的小先生,授予“学习帮助奖”。对于一些后进生的学习,又设立了“学习进步奖”,在每次练习或者比赛中,只要他们的成绩比以前有所进步,笔者都颁发给他们“学习进步奖”。这些奖项的设立,为全班同学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不仅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也增强了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看到希望,看到进步!
六、设立班集体的“自我批评日”
人应善于做自我批评,才能找出自身的不足,对照自己与他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才会有所进步。为了使学生能正视自己一周的表现,应在每周中选一节课,让学生总结自己一周来的表现,看看哪些值得发扬,哪些需要改正。小结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有关学习的、有关纪律的、有关生活的、有关校外的、有关校内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以“协助者”的角色,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自己,帮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协助者”的角色,班会课上或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常常与学生围坐一团,促膝而谈,无拘无束地谈,海阔天空地谈,谈做人,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在潜移默化中,他们进步了,一些保守的优秀生竟能主动带头关心后进生;同学之间闹了矛盾,有些能自行解决并和好;有了心事,他们敢于通过写日记或者面谈的方式向老师倾诉。因为,他们觉得班主任是值得他们信赖与合作的好老师、好朋友。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搞好班级管理工作,那就轻易得多了。
班集体是每个学生显示才能的天地,也是造就人才的课堂。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生命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只有我们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培养孩子小主人的集体意识,塑造团结上进的班风,才能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 宜兴市高塍中学 杜友良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