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季,五谷飘香时。为了让队员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深入地了解,响应习近平主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进一步增强学生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11月1日下午,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的队员们在辅导员们的带领下跟随和桥镇农村农业局周开良主任一起走进田间课堂体验农耕甘苦,寻访参观宜兴市和桥米厂有限公司。
秋日的阳光映衬着金黄的稻穗,金灿灿的稻田里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在“轰隆隆”的收割机声音中,看着一束束稻穗被“吞”进机器,一颗颗稻米被“吐”出装进袋子,队员们纷纷感叹现代农学技术的发达。而收割机无法到达的角落,就成了“小农夫”们施展拳脚的地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凉爽秋风的吹拂下,在周主任的带领下,队员们个个干劲十足,穿梭在金色的稻浪中,撸起袖子,手持镰刀,参照农民伯伯的示范,有模有样地学着收割沉甸甸的稻穗。虽然学生们是第一次学习收割水稻,但他们就驾轻就熟,不一会的功夫,田埂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大堆大堆的稻穗,“小农夫”们欢乐的笑声不断在田间回荡......
一粒饱满的种子,是如何变身亮白如玉的大米呢?我们带着疑惑,走进宜兴市和桥米厂有限公司。宜兴市和桥米厂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储存、加工、经营一体的江苏省百年老字号企业,该公司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队员们排好队走进生产车间,宜兴市和桥米厂副厂长李平详细地讲解大米的生产过程。金黄的谷子从地下的大漏斗放进去,然后机器把谷子脱掉外衣,变成白白的米粒。白白的米粒和粉碎的谷外壳从封闭的圆筒往上面输送,然后分别装在不同的袋子里,封口严实。从烘干—晒干—原粮库—消毒—碾米—色选—半成品包装—化验—包装等,到最后进入成品库,这些琳琅满目的机器,将先进的智能化控制技术运用到大米生产,彻底优化了传统的控制操作方法,大幅度提升了整个加工过程的效率,队员们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
陶行知提出:“社会就是学校。”从一粒种子到一颗秧苗,再从稻穗到大米,队员们通过社会这个大学校感受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生命循环,也真正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意义。寻访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通过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
通过此次红领巾寻访活动的开展,队员们下定决心今后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不断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中不忘生活的本质和来源,珍惜天时和物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展现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风貌。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