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和无锡市《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第三方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合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丰富校内课后服务活动内容,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宜兴市将向社会公开遴选第三方机构建立资源库,现就2022年公开遴选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第三方机构
第三方机构是指经教育、体育、艺术、科技等部门批准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学生校外活动阵地。
二、遴选范围
(一)艺术类:合唱、小组唱、戏曲(剧)、书法、舞蹈、器乐演奏、绘画等;
(二)体育类: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啦啦操、跳绳、田径、游泳等;
(三)科技创新类:机器人组控、科学小制作、航模、魔方、科学发明、科技创意、3D打印、编程设计、无人机等;
(四)综合实践类: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等;
(五)其它类:例如科学小实验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非学科类活动等。
三、遴选程序
(一)自主申报。申报机构对照申报条件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报送。
(二)联合评审。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依照职责权限,对申报材料进行联合评审。
(三)结果公布。市教育局在宜兴教育官方网站、宜兴教育微信公众号公布遴选结果。
四、时间安排
(一)自主申报时间:2022年1月26日至30日。
(二)评审时间:2022年2月8日至10日。
(三)结果公布时间:2022年2月11日。
五、遴选要求
(一)资质要求。第三方机构须持有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办学信誉良好。
(二)保障到位。课程内容有特色,授课教师有专业资质且无任何不良记录,课程实施有保障。
(三)公益普惠。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助益学生素质发展。坚持公益普惠,不以营利为目的。
六、遴选申报材料
(一)申报材料清单
1.宜兴市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申请表(五类)(附件1-5);
2.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
3.师资相关材料:包括机构法人有效身份证件、授课教师有效身份证件及专业资质证明;
4.课程相关资料: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授课对象范围、授课班额上限、每学期课时安排、每节课授课教师人数等。需要收取材料费的在《申报表》中“课程简介”一栏进行说明(课程资料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内容,也可以增加相关内容);
5.办学成效相关材料(机构社会影响力或学生的获奖情况等);
6.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承诺书(附件6);
7.其它(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如办学许可证正副本、培训机构二次装修消防审核验收材料或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房屋建筑安全报告等)。
(二)材料报送要求
1.纸质材料。按申报类别(五类)分别报送材料,每个类别的材料按清单顺序排版装订成册。
2.电子材料。原件扫描压缩,以“XX类+机构名称+参与课后服务申报材料”命名,内容与纸质材料一致。
3.纸质材料(一式3份)提交到宜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426室,地址:宜兴市解放东路388号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中心内),咨询电话:87615001、87960830。电子材料分别按“艺术类、体育类、科技创新类、综合实践类、其它类”发至15751786600@139.com(同一培训机构有多个类别要分别发送)。
七、相关说明
(一)第三方机构须保证所提供的全部资料合法、真实、有效。提交虚假材料的,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二)第三方机构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申报,逾期申报视为无效。
(三)教育部门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将结合课后服务需求,每年遴选一次。同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对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侵犯学生权益、服务水平低下、恶意在校招揽生源、不按规定提供服务、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不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违规干预第三方机构遴选和使用等问题的第三方机构,坚决取消培训资质。
(四)经联合评审,符合遴选要求的非学科类第三方机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学校传统项目和学生需求,给予引入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附件:1-5.宜兴市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申请表(五类)
6.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承诺书
宜兴市教育局
2022年1月25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