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学生之窗>内容详情

百年奋斗今圆梦,砥砺前行谱新篇

发布时间: 2025-04-14 14:10 投稿单位: 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浏览量: 53 【公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运动员为2024巴黎奥运拼搏的奥运年,是航天员接续奋斗的探索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上一层楼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也是每个人得奋斗年!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弹指间,斗转星移;一刹那,轻身百年……

翻开历史的扉页越过历史的长河,便看到独属中华文明的画卷。“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革命精神血脉永续”我们青年一代都是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中长大的。革命先烈们为了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忠骨埋于青山,用他们对祖国最真诚的爱和对革命最饱满的热情,谱写出了一支支壮丽的红色之歌。铭记那些过往的峥嵘岁月,方能知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盛世将颓,临渊而侧的岁月里,曾有人身先士卒,扶大厦于将颓,诠释了真正的忧国忧民。而今虽然五风十雨,国泰民安,但我辈也当谨记“少小虽非投笔事,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铭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豪情,与国执手,与国携唱,用热泪与汗滴铸就辉煌的新中国。

历史充斥着不可胜数的屈辱,交织着华夏儿女的艰辛血泪。面对外来的侵略时,边防战士站了起来,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站在了危险面前,他们心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保家卫国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纵有千千万万个英雄用他们的忠心守护着我们美丽的祖国。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怀敬畏之情,勇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百多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伫立在湘江之畔,望苍茫大地,看百舸争流,问谁主浮沉!当是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挽救国家于危亡,谋求民族之独立,他们那代青年生于革命战火中,正即将开天辟地,再造一个新世界。

六十多年前,北京青年垦荒队的队员们来到了边陲小镇萝北县。他们奔荒原,赴荒山,扎根边疆!当是时,雄狮觉醒,东方欲晓,百业待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那代青年身处激情年代里,正即将改天换地,建设一个新中国。

四十多年前,清华大学工程化工系1977级2班的同学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青春口号。他们告别迷茫仿徨,求索真理,脚踏实地。当是时,春回大地,春风浩荡,春潮滚滚。四化建设新目标,改革开放新征程,他们那代青年身处历史拐点上,正即将翻天覆地,书写一点新篇章。

千古风流人物,今朝还看吾辈。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天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缅怀过去,展望未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经济科技文化都十分繁荣。这盛世,是古人们所畅想的,是先辈们所盼望的,是英烈们所曾为之献身的。这便是盛世中华,这便是我们的时代。

吾辈青年,当怀揣梦想,谱写属于青春的战歌:当风雨兼程,不畏惧前方的征途;当矢志不渝,奔赴心中那向着光的方向,当以奋斗之名,书写时代之华章。吾辈青年须在实践中奋勇进取,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方可绘就青春底色,成就一番事业。

青年们:生逢盛世,大有可为。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