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德育天地>内容详情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班级外来民工子弟习惯养成初探

发布时间: 2021-11-16 08:42 投稿单位: 宜兴市陶都小学 浏览量: 1850 【公开】

教师,是园丁,是红烛,是人梯,是孩子成材的铺路石,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体现了全社会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女性,在教育学生方面更细致,更有耐心,更应该在教育岗位彰显自己的长处,让家长信赖,让领导放心,为建设和谐新丁蜀尽心尽力。我是陶都小学的一名教师,长期担任低年级教学工作并兼班主任。50名孩子交给你,背后是50个家庭和更多的亲戚朋友的口碑。他们的父母亲友中许多是宜兴的新市民,为宜兴经济打拚,我的职责就是让家长放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教师为社会应作的贡献。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前沿阵地,一个班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在长期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尽力去当好学习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做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给所有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用浓浓亲情来感染学生。

我一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阳光下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保护荷叶露珠一样,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我和学生是朋友,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我们融为一体,互助互爱。比如我班有个外地转学学生,刚进校时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纪律散漫,行动随便,时常缺课。我找来他单独谈话,想了解一些情况,摸清原因。但几次谈话,他总是默不作声。通过其他途径我了解到他现在的性格可能与家庭因素有关,于是我立即进行了家访。原来他的家境较为困难,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在金帆厂刷盘子,家庭收入很微薄。父母含辛茹苦,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但是由于家境不好,他常被别人瞧不起。我明白了,像他这类孩子,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形成了他们极其自尊又极其自卑的心理,容不得别人看不起,他会想方设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对别人的言行又特别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学校里就以对待学习消极、敢于同教师作对来表现自己的勇敢,体现自己的自尊。我知道对于这些孩子,过多的批评、严厉的处罚只能更加伤害他们,只有用慈母般的爱才能感化他的心灵。于是在生活上我日复一日对他嘘寒问暖,经常送他些学习用品,学习上我不断鼓励他,课上经常表扬他,“坚冰”终于被慢慢融化,原先的调皮生变得听话了,学习也有了明显进步,在学期末还被评为了“积极分子”。

二、用正确的习惯来训练学生。

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启蒙孩子上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习惯是学有所获的有力保证,它让人一生受益。我所带班级都是50人的大班,开学第一天往教室一坐,黑压压一大片,学生规范没有养成,哭的叫的什么情况都有,看到这些我傻了眼。自己家就一个孩子也让我操心不少,但我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在我眼里,每一个孩子比我自己的孩子更重要,我引导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扎扎实实抓好行为习惯开始,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来到学校,靠什么来保证学习质量呢?关键就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比如养成学生正确的坐姿,我首先会留意那些坐姿规范的孩子,然后大力表扬,鼓励大家去效仿,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对那些坐成“虾米”的孩子,我不时用手轻轻拍拍他的背或者用善意的眼神提醒一下,示意他规范坐姿。这样坚持几次,孩子们往往能形成条件反射,一旦看见你的眼神,就会下意识地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

在生活习惯方面:每天清晨,我坐在教室门前,逐一检查同学们的个人卫生、衣着服饰、领巾佩戴等情况。经常有意识提醒他们把衣服扣好掖好,把红领巾戴正,把鞋带系好,把指甲剪好,保持全班振奋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方面: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扎实的基础,我们更应该注重细微之处了。例如: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孩子声音太小,我们就应该鼓励他大声重复一次,学生说句子不连贯,我就当面及时纠正,然后让孩子用正确的说法讲一遍;个别孩子偶尔开小差,我不能视而不见,就走到他面前提醒他一下;学生做练习时,写字姿势没有达到“三个一”,或字迹不工整,或遇到不明白做错的地方,我会及时出现在面前,清晰的为他指正,监督他改正过来。在读书时,尽量培养他们心到、眼到、口到,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学生们害怕写作文,我就鼓励他们每天观察一件事物,把观察的结果用日记记下来,孩子们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后,就再也不害怕作文了。

三、用创新思维来教育学生。

要教育好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现在的少年儿童虽然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但是由于他们是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造就了他们具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心理。加之年龄小的特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缺乏辨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因此表现在行动上许多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有逃学、放学打架、偷同学钱物等不良行为。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使他改掉不良习惯呢?我从实践中体会到:除了掌握他们共同本质特征外,更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每一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只有了解这些情况,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我就是这样以情感教育为基石,以爱和责任为突破口,将我的满腔热情化作春风化作雨的倾注给学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播撒春雨,送去缕缕春风,催发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茁壮成长,我想这也是教育工作的最大乐趣吧。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