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班主任是这天底下最小的官,可是肩上扛着千万个家庭给予的最重的担子;有人说,班主任是身兼数职,一个人扮演着多个角色,清洁工、侦探、保姆、导演……;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繁琐、最忙碌的岗位……
我想说,在我的眼中,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指引他们能步入人生正轨,引导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明辨是非,懂得要堂堂正正地做人。班主任也是孩子们最信赖的知心大姐姐,要善于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可以和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真情实意地投入发自肺腑的情感,以情换情,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还是一位伯乐,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长处,都有他自己不知道的过人之处:有的孩子认真负责,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他都能仔仔细细地完成;有的孩子敢于奇思妙想,往往课堂上的发言让人感到不鸣则已,一名惊人;有的孩子天生运动细胞发达,在赛场上总能一举获胜……
无论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孩子们最信赖的大姐姐,还是一位独具慧眼的伯乐,班主任都应当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点点滴滴,关注班级管理中的每一处细节,一些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会被忽视,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于点滴处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深入学生内心,想他们所想,耐心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与细微处育人。
一、 于点滴处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导师
每一个天真的孩子就像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纸张,他们天生纯洁、充满童真。可是如果他们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那后果就不堪设想。身为班主任,平时有大把的时间与他们共处,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一经发现孩子误入歧途,那么我们就应当挺身而出,指出其不当之处,引领他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所谓“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婷婷是我2020年9月接手一年级班级里的一个学生,她皮肤黝黑,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初次遇见她,让我吃一惊的就是这个孩子的身高,从幼儿园迈入小学,其他孩子的个子不相上下,可是她却与众不同,才上一年级,个子却快要赶上我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开学报名那天,每一张桌角处都放着我隔天摆放好的书本,一本本、一摞摞摆放地整整齐齐,等到报名这一天,孩子们报完名后就可以随意拿一份带走,不过,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生活泼,尤其是报名那天,他们将进入一个新鲜而又充满未知的环境,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这儿翻一翻,那里摸一摸,自然桌角的书本就被弄得很凌乱。别的孩子对于这些细节可能置之不理,可是她却默默地留在教室里,把每一张桌子上的书本重新摆放整齐,一张张、一排排,做起事情来有条不紊,而这一幕恰好被我尽收眼底。按照我以往的带班经验像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劳动上认真细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肯定是得力的小助手。
于是开学第一天,我请她负责擦书柜,她欣然接受。果不其然,她像我想的那样总是把书柜擦得一尘不染,为了表示对她的感谢,我会给予她一些奖励,虽然可能只是一本作业本、一块橡皮,甚至是一张贴纸,但是她能快乐好几天。
这么勤快的小女孩当然是人见人爱,不过好景不长,某一天晚上她妈妈打来了一通电话,说孩子最近偷偷摸摸地拿家长的钱,放在家里的一些硬币总是无缘无故地消失,前几天她妈妈口袋里的百元大钞不翼而飞,问她偷没有偷,她一口咬定没有,等到家长翻她书包时,书包里居然还藏着百元大钞,妈妈恨得咬牙切齿,在家里已经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希望老师能在学校里批评教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连成年人都会糊里糊涂地犯错误,更别说才入学不久的孩子了。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是像家长一样劈头盖脸地狠狠批评这个孩子一顿,还是语重心长地对其说教,一堆大道理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不是能接受?假如能接受那是不是以后就不会重蹈覆辙了?……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突然瞥了书桌上的寓言故事,脑袋里灵光一闪,对了,平时中午阅读时间,我都会给他们读一点小故事,读得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一个个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听得可认真了。既然对故事感兴趣,那我何不给她讲讲关于诚实方面的故事呢?
第二天,令人期待的中午阅读正常开展,我像往常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说谎话的小猴子》。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一只馋嘴的小猴子尝了白兔阿姨家的桃子之后,总觉得回味无穷,想着能再吃上一顿就好了。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竟然选择了说谎,这一次说谎让他尝到了甜头,于是他内心的贪婪一次次膨胀,为了一己之私,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白兔阿姨,心中毫无羞愧之意。可是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白兔阿姨将小猴扔掉的桃核一棵棵捡了起来装了满满一袋,当小猴打开麻袋之后顿时傻了眼,脸一下子涨得通红通红。
最后,我做了一下总结,为了达到目的选择欺骗,其结果往往会让人自食其果。与其说谎欺骗,不如坦坦荡荡做人,敞敞亮亮做事。
故事讲完后,我问孩子们故事中的小猴子这么做对吗,他们一个个纷纷摇头,那我又问那你们想对小猴子说点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小猴子你应该诚实,不能说谎。我想对小猴子说总是说谎,其他小动物就不会相信你了……接着我顺势又问孩子们你们以前有没有说过谎呢?你知错就改了吗?孩子们很单纯,也很坦诚,承认自己曾经说过的谎言并及时纠正了。当我请婷婷起立的时候,她的脸蛋涨得通红通红,头埋得低得不能再低了,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内心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像父母承认错误,害怕被父母再批评一顿。于是放学后我故意请她留下来和我一起打扫卫生,我一边拿着扫帚扫地,一边若无其事地对她说:“婷婷,你可真能干,在家里你一定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你爸妈平时肯定很疼你的吧?”话音刚落,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摇摇头,皱着眉头说:“在家里无论我多么勤快,他们从来不会像老师你这样表扬我,他们的眼里心里只有弟弟,我想要吃点零食他们从来不会给我买。”听了她这番话,我终于知道她之所以偷拿父母零钱的原因了。二胎家庭中,父母可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老二的身上,忽视了她的感受,再加上父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就令她感到自己在这个家中微不足道。为了能引起家长的重视,私底下我联系了父母,把孩子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家长能在家中多给予她更多的关爱。时隔一段时间,这个可爱的孩子从书包里掏出了一颗糖给我,笑着说:“老师,昨天妈妈给我买糖了,这一块送给你!”
从站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每一个教师便牢记初心终不改,那便是教书育人,于点滴处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件小事,带着他们堂堂正正做人。
二、 于细微处当孩子们最信赖的知心大姐姐
班主任日常的工作繁琐细碎,每天疲于奔命,总是忙得不可开交。
打扫包干区、看早读、批改作业、讲评作业、抽背课文、组织课间操、组织学生吃午餐、安排中午阅读……从早到晚围绕着学生的纪律、卫生、学习、行为规范等等零零散散方面工作,事无巨细,小事大事都要抓。
每一个学年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总是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有的是调皮捣蛋的,有的是学习心不在焉的,有的是喜欢惹是生非的。但是这一位学生他却是集以上种种于一身。
泽宇这个孩子从入学第一天起,他就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开学第一天其他孩子会亲切地和你打招呼,可他却是沉默寡言,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听到过他说过话;其他孩子课堂上纷纷踊跃发言,可是他将两只手塞进桌肚里自个儿玩自己的;别的孩子课间会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玩耍,但是他总喜欢推推搡搡。
开学没有几天,他就给我惹事了。记得那天下午大课间,其他孩子都拿着绳子在空地上练习跳绳,一个个劲头十足,我在一旁指导他们一些动作要领。忽然,一个学生急冲冲地跑过来喊道:“老师不好了!小琪受伤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只见小琪的眼角流着血,血顺着脸颊直往下流,我一看但是就吓傻了,孩子们一个个指着泽宇:“是他干的!”“是他推的!”而泽宇当时看到这么多血但是也是吓得愣在了那里。当务之急是给小琪治伤口,于是我带着孩子去了医务室,请校医检查伤口,庆幸他只是皮外伤,消消毒涂点药就好了。为了让家长了解情况,我及时与家长沟通,请小琪家长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有任何情况与我沟通。
回到教室门口,泽宇还是站在原地,不住地流着泪。当时我怒火冲天,冲着他吼道:“看你干的好事,是不是你推的他?为什么这么做?”没想到他是哭得没完没了,声音越来越响。于是我请来了她的妈妈,她告诉我孩子口腔先天发育有缺陷,说话口齿不清,平时和他交流得耐着性子听他说,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去大医院做过检查,医生说他智力方面略低于其他孩子。在幼儿园里,别的孩子都不和他玩,所以现在导致他与人沟通也存在缺陷。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开始留心观察这个特殊孩子。课堂上,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如既往地将手伸进桌肚里做小动作,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我故意将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他,也许他还没有准备好,站起来后,两只眼睛盯着我,一言不发。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紧张,慢慢来!”只见他点点头,咬了咬嘴唇,竟然一字一字地读了出来,虽然不太准确,虽然不够流利,但是他在课堂上开口发言了,我不由得为他鼓起了掌,其他孩子也不吝啬对她的鼓励。此时他的脸上乐开了花。为了增进他和其他孩子的情感,课间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跳长绳,一个接着一个轮流跳,让他融入我们这个集体。为了转移这个孩子的注意力,课堂上我寻找一切机会真诚地对他加以赞赏,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认可和同学们的尊重。平时,我也会耐心地倾听他内心的声音,虽然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但是我从来不会厌烦,有时候一抹淡淡的微笑,有时候是一次深情的抚摸,有时候是一个激励的眼神……有时在我们成年人眼里一件不起眼的细节,却可能打开孩子紧闭的心扉,唤醒他们生活学习的乐趣,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真情实意地投入发自肺腑的情感,以情换情,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奋发向上。
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这孩子的身上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之前他一个绳也跳不过去,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一旁。现在也和其他孩子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练习,尽管跳得很费力,跳得不连贯,但是他的努力我看在眼里。放学后,别的孩子都火急火燎地回家了,可他却留下来帮着我打扫卫生,可见,他打心底里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时时事事皆为教育,教育就在日常的点滴行动中,教育就在身边的细碎的小事中。哪怕是千头万绪,哪怕是繁冗复杂,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留心工作中最平常的小事,反反复复地思考日常中微乎其微的细节,入情入境地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引领他们追求真善美。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