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德育天地>内容详情

【书记校长谈德育】赓续劳模精神 涵养搏进品格

发布时间: 2024-12-02 09:31 投稿单位: 宜兴市西渚小学 浏览量: 218 【公开】

【书记校长谈德育】赓续劳模精神 涵养搏进品格

一、德育基础

图片1.png 

1.文化底蕴深厚

宜兴市西渚小学始建于1921年坐落于古镇西渚,云湖之畔,虬山为屏。西渚镇地处宜兴市西南部,人文荟萃,底蕴丰厚。“成就师生搏进的人生”是西渚小学执着不变的办学理念;“搏进”是西渚小学铿锵有力的校训;“奋发向上,再接再厉”是西渚小学的校风;“用心引导,着意激励”是叮嘱教师不能忘的教风;“自主顽强,互助共进”是对西小殷殷学子的期待。“搏进”作为我校的一种价值观,是学校的文化核心,是一种行为动力,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致力于让“搏进”成为学校的精神图腾,固化为学校的意志,学生的气质,把学校建设成“搏进校园”,让每一位西小师生都能拼搏进取,幸福成长。

2.育人资源丰盈

学校地域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西渚镇历史悠久,境内有风景名胜云湖、世界闻名的佛寺大觉寺以及阳羡茶文化博览园等;主要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筱王古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步龙桥”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恩荣坊”,同时还有于伶等先贤人物及其厚德励志故事……这些历史文化成为了西渚镇的瑰宝,同时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西渚人奋发向上,是新时代学校重要的教学育人的资源。学校所在的宜兴市更是享誉大江南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有名的院士之乡和红色之乡,可供实践育人的资源和场所有很多。

3.德育实践不断争优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目标,以“拼搏进取”为特色育人文化,以“品格培育”为有效育人途径,积极创造德育实践途径,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多年来,学校注重管理科学,锻造精良师资,努力办学特色的培育,先后获评宜兴市文明校园,宜兴市德育先进学校,宜兴市示范家长学校,宜兴市书香校园,宜兴市AAA级特色学校(校园篮球)、宜兴市首批复兴少年宫实践单位等,学校特色篮球队、五子棋队更是创下多项佳绩,获得过无锡市多个组别的第一名。

4.教师团队拼搏奋进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的教育家精神及要求。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校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校园特色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校特色篮球队主教练孔庆成老师先后荣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无锡市群体先进个人、宜兴市教书育人十大标兵、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篮球队青年体育教师刘坤也是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历年来,学校先后出现无锡市德育能手、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数名,并且在2023年新晋宜兴市德育新秀3名,宜兴市教学新秀1名、无锡市教学新秀1名等。学校师资队伍的不断强化,都是为高质量完成学生品格塑造工程打下基础。

德育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根本土,立足时代,到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智慧和力量。

1.弘扬劳模精神,培育有根新人的时代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我校德育“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旨归,着眼赓续劳模精神、唤醒有根新人成长,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化为新时代育人资源,发掘、传承、创新其育人价值。

2.建构新时代学生品格涵育范式,突破学校德育特色发展瓶颈的现实需要。

新形势带来了对学校育人模式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新时代学校德育要特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与创新综合育人实践的新路径。学校德育建设用文化寻根、历史反思和对未来守望的态度,通过建构新时代学生品格涵育范式,探索适合“云湖学子”的成长发展系统,凸显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办学主张的坚守和担当,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3.推进新时代文明孵化,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育人共同体的实践需要。

学校德育建设立足乡土文化语境,着眼“以文化人”,一是支持每一个“云湖学子”独特发展,未来拥有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支持每一个新时代的“云湖学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二是在培育“三有”云湖学子的同时,老师、家庭能实现“相互濡染”“教学相长”,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有”共同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孵化。

三、德育框架

学校德育应用“具身德育”理念,将空间打造、课程建设、社团活动、激励评价等方面有机相融,让学生在真实多样的场景中体验、感悟、践行、坚持,让“奋发向上,自主顽强再接再厉,互助共进”等品格培育根植于环境、课程、生活、文化的相互作用。

1.建构“搏进”物型空间

1)“一馆两园三廊四室”,校内育人空间有魂有根。

优化校园整体布局,将学校建筑群、连廊道路、花坛景观、创意雕塑等围绕“博进”进行整体主题命名,努力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形成特色布局的基础上。着重打造了“一馆、两园、三廊、四室”,使校园处处充满“搏进”文化元素,彰显“以文化人”气息。

2)“三联三共”,校外基地建设多姿多彩。

“三联”即“联席、联合、联动”,“三共”即“共建、共育、共融”。一是融合开发学校周边特有的乡村体验式学科育人资源,与行香竹苑、全国最美乡村白塔村、茶博园等校外基地共建共融。二是充分发挥新时代全国劳模欧阳华(西渚本地人)、涂海龙全国劳动模范、黄洪林(江苏省劳动模范,西渚镇五圣村人)等引领作用,在近距离接触式学习中感受劳模精神。

3)“独具风情”,虚拟空间打造有声有色。以学校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丰满“时代劳模精神”教育内涵,着力建好云湖历史文化网站、“搏进向上、筑梦未来”、劳模印象微信公众号、“搏进少年行动”微视频等平台。通过独具风情有声有色虚拟空间的打造,开拓、创新德育新途径,助力学生核心品格的锤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架构“搏进”育人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课程融合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将“搏进”少年核心品格涵养的内容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博进育人课程体系”,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中的“搏进”少年核心品格涵养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拓展延伸、创新发展,构建基于“搏进”少年核心品格涵养的育人特色课程体系,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符合自身需要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深度涵养“搏进”品格。

3.内化“搏进少年”特色社团活动

依托“搏进少年宫”,围绕项目建设实施目标和“搏进”育人特色课程体系中的活动研究课程内容,有创意的组建特色社团,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普及活动。通过鲜明价值导向下的课程积极体验活动,唤醒云湖学子文化自觉,增强云湖学子文化自信,涵养“搏进”良好品格,促进学生蓬勃生长,幸福成长。

图片2.png 

1)日常活动系列化

 在日常常态化活动中,一是开展一人一岗,校园保洁承包制活动”, 将公共区域划分给每个班级,班级再承包至每一位学生。每天,班主任及配班主任都会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值日,清洁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定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每项活动努力让学生“体验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三是有计划的开展“搏进”少年“劳模”寻访活动丰厚“搏进”少年的成长内涵。

2)主题活动特色化

一是开展劳动周主题活动,“撸起袖子,田埂地垄话农情”。学校所在西渚村和扬州大学合作,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发展成了富硒大米绿色生态农业,我校校友卞兰还为其代言。如,每年春耕、秋收时节,学校都会开展劳动周主题活动,组织四五年级学生前往富硒生态涵养园,走进田间,徜徉稻海,听、摸、闻、割、捡,身体力行“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领悟劳动的果实最香甜。

二是创新“三礼三节三社团”,探索搏进少年实践生长路径。“三礼”即“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入学季”举行“开蒙仪式”, 上好人生第一课;“成长季”, 以成长仪式为载体,感悟成长的过程中砥砺意志与行动;以“毕业季”为时间节点,举办搏进少年毕业礼,为青春启航助力,推动博进少年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大任相统一,从小增强勤博少年担负时代使命的责任感。“三节”即“搏进读书节”“搏进科技创造节”“搏进云湖文化艺术节”;“三社团”即“搏进园艺社团”“搏进茶博士社团”“卞兰篮球俱乐部”等让云湖学子在真实多样的实践场景中体验、感悟、践行、坚持、生长。

4.优化“搏进少年”激励评价,聚核品格养成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围绕德育目标,逐步完善、聚焦基于学生品质有效提升的评价体系,努力以激励评价为导向,提升德育品位。

微信截图_20241128092039.png

学校德育建设将从实际出发,从实践效果出发,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持续改进和优化德育建设


(原作者:闻敏)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