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月
在教联体建设的浪潮中,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再是一个人的单兵作战,而是一场多方协同、携手共进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我见证了许多温暖而感人的育人瞬间,也不断探索着更有效的育人方法,只为助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打破壁垒,家校携手共筑成长基石
记得班上有一个名叫刘洋的孩子,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课堂上总是低着头,课后也很少与同学交流。我多次与他沟通,试图了解他的想法,但他总是沉默寡言,不愿与我交流。我意识到,仅靠学校的力量可能难以打开他的心门,于是决定与他的家长共同商讨对策。
在与刘洋的父母沟通时,我发现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对孩子的关心主要集中在成绩上,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刘洋的在校表现,强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并建议他们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尝试新事物。刘洋的父母深受触动,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
之后,我与刘洋的父母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反馈刘洋的进步情况。在家长的陪伴下,刘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课堂上开始主动举手发言,课后也愿意与同学交流玩耍。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看到刘洋的变化,我深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家校携手育人的信念。在教联体的背景下,家校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我们共同为孩子搭建了一个温暖、包容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
二、资源共享,携手同行促优质均衡发展
教联体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在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中,我有幸与另一所学校的班主任交流育人心得。她分享了一个关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回到班级后,我决定尝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中。
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思考、互相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得愈发浓厚。
同时,我也将自己班级的一些特色活动和经验分享给其他班级,与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联体的交流与合作中,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机会。
三、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在教联体建设中,我们注重对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往,评价学生往往只关注成绩,这使得一些在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常常被忽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制定了涵盖品德修养、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发现杨琳在组织活动方面表现出色,她能够很好地协调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让活动顺利进行。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中等,但在组织能力方面却非常突出。在多元评价体系下,我充分肯定了她的优点,并在班级中表扬她,鼓励她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受到鼓舞后,杨琳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成绩也有所提高。她还主动承担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成为了班级的得力小助手。
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动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通过多元评价,我们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
在教联体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探索、实践,用爱心、耐心和智慧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家校携手、资源共享、多元评价,这些育人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相信,在教联体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书写更多感人的育人故事,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