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陶都小学 应汝琴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三下午,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进来,照在孩子们认真写作业的脸上。作为六年级(3)班的班主任,我正在批改作业,突然,班长小林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老师,不好了!小明的书包里发现了好多糖果,好像是偷了小卖部的!”
我心里一惊,小明是我们班一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平时话不多,但学习很认真,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放下手中的笔,冷静地对小林说:“别急,你先回去,这件事我来处理。”
我走到教室门口,看到小明低着头坐在座位上,周围围着一群同学,议论纷纷。我走过去,轻声对小明说:“小明,跟我来一下办公室。”他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慌乱和羞愧,默默地跟着我走出了教室。
到了办公室,我让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水,轻声问道:“小明,能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吗?”他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沉默了很久,才低声说:“老师,我……我偷了小卖部的糖。”
我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继续温和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明的声音有些哽咽:“昨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想送她一份礼物,可是我没有钱……我看到小卖部的糖很漂亮,就……就偷偷拿了几颗。”
听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原来,这个孩子的行为背后,藏着一颗想要表达爱的心,只是用错了方式。
我轻轻拍了拍小明的肩膀,对他说:“小明,老师理解你想给妈妈送礼物的心情,这很温暖。但是,偷东西是不对的,这不仅违反了学校的纪律,也会让妈妈担心和失望。你觉得呢?”
小明点了点头,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我拿出纸巾递给他,接着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接下来,老师陪你一起去小卖部,向老板道歉,并把糖果的钱补上,好吗?”小明擦了擦眼泪,坚定地点了点头。
在小卖部,小明诚恳地向老板道歉,并用自己的零花钱支付了糖果的费用。老板也被小明的真诚打动,原谅了他。回到教室后,我并没有在班上公开批评小明,而是利用班会时间,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关于“诚实与责任”的故事,并引导大家讨论:如果我们想做一件事,但暂时没有能力实现,应该怎么办?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可以攒零花钱,有的说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礼物。我注意到,小明听得很认真,眼里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纠正错误行为,更重要的是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在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小明偷糖的行为虽然不对,但他的初衷是表达对妈妈的爱,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作为老师,我既要帮助他认识到错误,也要保护他内心的善良。
此外,德育的实践性也在这件事中得到了体现。我没有简单地批评小明,而是通过实际行动(陪他去道歉、补钱)让他感受到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这种“体验式教育”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这件事之后,我注意到小明变得更加开朗了,他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课堂上也会积极举手发言。有一天,他悄悄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我。我会努力做一个诚实、负责任的人。”
看到这张纸条,我感到无比欣慰。德育的意义,正是在于帮助学生找到内心的光明,并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深知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他们的思想逐渐独立,但判断力和自制力还不够成熟。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惩罚,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用爱心和智慧去引导他们。
这件事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唤醒,而不是灌输;是引导,而不是压制。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迷茫而偏离轨道,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点亮他们的心灯,他们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一颗糖的温暖,不仅温暖了小明的心,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用爱心和智慧,陪伴孩子们走过成长的每一步,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