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德育天地>内容详情

承宗益寿精神,启时代新征程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宗益寿中队寻访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4-02 09:10 投稿单位: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浏览量: 30 【公开】




以英雄之名命名的中队,承载的是无上的荣誉。为了在少先队员心中播撒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种子,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他们成长的追梦之路,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四(3)中队成立宗益寿中队,立志传承英雄精神,续写新时代的华章。

一、走进英雄人生

图1.jpg

宗益寿(19071935),江苏宜兴人。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领导宜兴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赴如皋工作。19284月,回宜兴恢复县委并任书记。1935年,在北上抗日的战斗中牺牲。

图2.png

他是忍辱负重的潜伏英雄,更是顶天立地的革命斗士,陈云曾亲笔为他写证明材料,说他是“英勇奋斗为革命献出自己宝贵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忠实党员。”他从思想意识的觉醒到参加革命活动,从打入敌人内部到被人告密壮烈牺牲的短暂一生,让人对白色恐怖年代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心生敬意。

二、探寻红色足迹

暖春三月,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宗益寿中队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探访宗益寿事迹展陈馆的旅程。

馆中的陈列是岁月的留痕,每一幅泛黄的历史图片,都在低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过往;每一件历经沧桑的文物,都如忠诚的卫士,默默见证着先辈们的无畏与坚毅。

当队员们行至关键的历史节点时,总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目光紧紧锁住展墙上的照片与史料,那些泛黄的纸张、斑驳的影像,正无声诉说着往昔岁月的苦难。



参观结束后,辅导员带领大家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分享会,队员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陆言墅:参观宗益寿事迹展陈馆,内心满是震撼。宗益寿面对重重阻碍,始终坚守初心。想想自己,遇到难题有时就想退缩。今后我一定要以他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做个有担当的人。

马晨萱:站在展陈馆里,听着讲解员讲述宗益寿的故事,我深受触动。他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我意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像他一样,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陈雨祺:这次参观,让宗益寿的形象在我心中无比清晰。他在艰苦环境中依然积极斗争,这种精神太可贵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时刻以他为标杆,勤奋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长大后报效祖国。

胡闵宣:参观宗益寿事迹展陈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那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他的伟大。我要把他的精神铭记于心,在日常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勇敢,对社会有用的人。

秦语彤:踏入展陈馆,我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宗益寿的奋斗历程。他为了理想不惜一切的精神令我敬佩。我会以他为榜样,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许洲鑫:参观完展陈馆,宗益寿的英勇事迹在我脑海回荡。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这种品质值得我学习。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克服困难,不断进步,不辜负先辈们的付出。

王隽彦:在展陈馆,我了解到宗益寿为革命事业付出的努力。他的奉献精神让我明白,要心怀祖国,关心他人。我会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成长为能担当大任的人。

三、分享英雄故事

回眸悠悠岁月,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宗益寿烈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他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同学们激情讲述了宗益寿烈士的英雄故事。在故事声中,让我们一起走近民族英雄,将五千年传承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四、书写红色情怀

     一幅幅作品,笔笔刚劲有力,字字饱含深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精神内涵。少先队员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将宗益寿的伟大形象与不朽事迹融入笔画之中,让更多人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铭记宗益寿的英雄事迹,让英雄的精神在墨香中永恒流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理想与信念奋勇前行。

 

创建宗益寿中队对少先队员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希望每位少先队员都能以宗益寿为榜样,将宗益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传承红色基因,做听党话、跟党走的红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