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孤军奋战的旅程,而是学校与家庭双向奔赴的守望。宜兴市宜城中学全体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秉持“脚步丈量责任,交流传递温度”的初心,全面开启全员入户家访行动。老师们怀揣对每一位学生的深厚关切,走进家庭、贴近家长,在面对面的真诚沟通中,编织起家校共育的“温暖网络”。
一、访前“精准规划”:把准方向,筑牢家访“基石”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本次家访的首要原则。结合“一表五清”台账要求与学校家访方案,老师们在出发前做足“功课”:
1.分层定序,聚焦重点。优先走访“一表五清”中的特殊学生群体,班主任结合实际综合研判、按序制定计划,确保关爱“不滞后、不遗漏”;
2.备齐“行囊”,带着温度出发。家访包内整齐收纳学生成长档案、学情分析报告及个性化沟通预案,让老师们走访前对学生情况“心中有数、底数清晰”。
二、访中“用心交流”:践行规范,让沟通更有“深度”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唤醒心灵”。老师们走进学生家中,始终秉持“平等、尊重、真诚”的准则,严格落实家访规范要求。他们既是教育的“传递者”与“倾听者”,向家长细致通报学生在校表现,耐心倾听孩子居家成长情况,将每一个细节详尽记录于《家访台账》,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坚实依据;亦是“政策宣传员”与“方法指导师”,用通俗直白的语言解读“双减”“课后服务”等政策,分享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的实用技巧,让专业建议真正走进家长心里。
三、访后“长效跟进”:强化闭环,让关爱“不降温”
家访不是终点,而是“长效关爱”的开端。结合“建立动态心理档案”要求,学校构建起家访后“台账记录—进度上报—学校检查”的闭环管理机制:
1.台账“一人一档”动态更新,将学生家访记录纳入“成长档案”,同步整合重点关爱对象相关信息,确保情况清晰可查、全程追溯;
2.进度“每周上报”压实责任,班主任定期反馈家访人数及重点对象跟进情况,让关爱持续在线。
四、家访心声:那些温暖瞬间,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以前总以为老师只关心成绩,家访后才知道,孩子在学校开不开心,老师都记在心里。”一位初三学生家长的话语道出心声;“老师不仅聊了帮孩子缓解中考压力的办法,还教了好多亲子沟通技巧,太实用了!”一位妈妈握着老师的手再三致谢;“没想到老师特意问了孩子上下学的交通方式,反复提醒安全,真的太细心了。”一位外来务工家长在电话回访中感慨不已。这些朴素的话语,既是家长对学校家访工作的由衷认可,更是宜城中学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家校之约,心手相牵,未来可期。宜兴市宜城中学的家访行动,既是对上级会议精神的扎实落地,更是对“以生为本”教育初心的坚定坚守。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家访为纽带、以真诚为桥梁,与每一位家长携手并肩,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教育的温暖,照亮每一段成长旅程!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