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周铁镇中心幼儿园

>学校首页>菁菁校园>学校简介>内容详情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观察研究 ——以宜兴市周铁镇中心幼儿园的幼儿为观察样本

发布时间: 2024-01-08 15:31 发布单位: 宜兴市周铁镇中心幼儿 浏览量: 7149 【公开】

 要:文章采用事件取样法和频数记录法,对宜兴市周铁镇中心幼儿园的54名幼儿进行了亲社会行为的观察,观察发现当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处于发展当中,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处于第三动机水平,表现出互利性的特点,发展水平较低,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也处于第三动机水平,表现出互利性的特点,发展水平也较低,但有向较高动机水平发展的趋势,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处于第二动机水平,表现出利他性的特点,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年龄和性别会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从给幼儿提供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适宜环境、通过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这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动机水平;动机表现;年龄;性别

一、观察背景

亲社会行为又被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具体包括:合作、分享、帮助、谦让、爱护公物等。[1]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是幼儿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人际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培养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和分享的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目前,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内容方面,大多是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的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其次是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的研究,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水平的研究和分析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方法方面,先前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访谈法(假设情景)或实验室实验法。本文对丽城幼儿园中的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取样、观察和分析,运用一整套完整的观察工具,从动机表现和动机水平两个角度来分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现状,探讨年龄和性别对幼儿亲社会行为选择的影响。但是本研究只对宜兴市周铁镇中心幼儿园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观察分析,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以期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借鉴和参考,尚未证实具有推广性和普适性。

二、观察对象、工具及过程

(一)观察对象

在宜兴市周铁镇中心幼儿园内,现有班级13个,5个小班、4个中班、4个大班,其中每个小班有30人左右,男女比例为7:3,每个中班有35人左右,男女比例为6:4,每个大班有35人左右,男女比例为7:3,。考虑到人力和物力有限,所以观察者三次观察随机选取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中各18名幼儿作为样本,对随机选取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细致完整的观察记录。

观察结束,汇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数据。下表是被观察幼儿的基本信息汇总。为了便于统计,该报告对要作为分析对象的54名幼儿进行了简单编码。

1  观察对象基本信息汇总表

幼儿

年龄班

性别


幼儿

年龄班

性别

1

小班


28

中班

2

小班


29

中班

3

小班


30

中班

4

小班


31

中班

5

小班


32

中班

6

小班


33

中班

7

小班


34

中班

8

小班


35

中班

9

小班


36

中班

10

小班


37

大班

11

小班


38

大班

12

小班


39

大班

13

小班


40

大班

14

小班


41

大班

15

小班


42

大班

16

小班


43

大班

17

小班


44

大班

18

小班


45

大班

19

中班


46

大班

20

中班


47

大班

21

中班


48

大班

22

中班


49

大班

23

中班


50

大班

24

中班


51

大班

25

中班


52

大班

26

中班


53

大班

27

中班


54

大班

1从年龄和性别两个方面对被观察的幼儿进行了基本信息汇总。

(二)观察主题

观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表现和动机水平,来分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及年龄和性别对幼儿亲社会行为选择的影响,从而提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建议和策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观察工具

1.维度划分

我们将幼儿自主自愿产生的行为归为主动的亲社会行为;而通过他人(包括教师或同伴)提醒而产生的行为归为被动的亲社会行为。再根据行为的利益导向,将亲社会行为划分为:有利于社会情境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和互相获利的亲社会行为,即公益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和互利性亲社会行为。其中,公益性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包括遵守规则、爱护公物等;利他性亲社会行为涉及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利益输出为主,包括谦让、安慰和帮助;互利性亲社会行为涉及自己与他人的双向利益,表现出互惠性特点,包括分享和合作。

根据林崇德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动机水平的归类,高水平的动机主要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在亲社会行为中,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的社会需要程度最高,体现的社会价值也最高,动机水平最高,属于第一动机水平;谦让、安慰和帮助行为以他人利益为导向,具有利他性特点,社会需要程度较高,动机水平较高,属于第二动机水平;分享和合作行为以双方利益为导向,具有互惠性特点,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故社会需要程度次之,动机水平最低,属于第三动机水平。

2.操作性定义

(1)公益性亲社会行为:幼儿维护公共秩序和保护公共环境等的公德行为。无明确的行为对象,主要表现为主动遵守社会公德,是有利于集体的良好行为,在儿童的游戏过程中主要是指言行文明、遵守规则、保护环境、爱护公物。言行文明:言举止文明礼貌;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遵守规则:如轮流喝水、排队打饭等;知道捡起或整理收拾玩具,有归位意识。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不破坏公共物品,不在墙面、桌子乱涂乱画

(2)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幼儿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以单方面帮助他人获得某种利益或达到某种良性预期为结果的亲社会行为,包括赠送、谦让、帮助、安慰、夸奖、同情、关心赠送:指幼儿把东西无条件送给他人。谦让:指当幼儿双方都想要某样东西时,一方先满足另一方的愿望。[3]帮助:幼儿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安慰:当他人遭受心理或生理伤害时,幼儿通过语言或行动缓和他人的情绪。[4]夸奖:幼儿赞美其他的幼儿或其他幼儿的作品。同情:幼儿对他人的遭遇产生相同的情绪。关心:幼儿把其他人和事物放在心上。

(3)互利性亲社会行为:幼儿考虑到自身利益,以利益共享或共同达到某一目的为结果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分享: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5]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围绕共同目标有分工、有配合保证任务顺利进行

3.制定的观察表格

根据维度划分,我们先从动机表现上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表现情况,再根据动机水平,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分为公益性亲社会行为,包括言行文明、遵守规则、保护环境和爱护公务;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包括赠送、谦让、帮助、安慰、同情、夸奖和关心;互利性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和合作。制定的观察表格见附录。

观察者根据具体的操作性定义,判断被观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所属的类别和动机表现,用符号记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次数,并在备注联表上记录被观察幼儿的年龄和性别。

(四)观察过程

小组成员共6人,两人一组,分别前往小、中、大班进行观察记录。两人同时观察相同的幼儿,一人负责记录,另一人负责录像方便后期统计和讨论。观察结束后,小组成员对照视频进行逐一核对检验,对有争议的行为,进行资料搜集和组内讨论,重新确定行为的性质,最后进行统计数据并整理表格。

三、观察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

1.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的比较

2  小、中、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比较表(次数)


小班

中班

大班

亲社会行为发生次数

35

41

49

如表2所示,在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总次数中,小班35次,中班41次,大班49次,发现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高,中班次之,小班频率最低,说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逐步发展中。

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表现的比较

3  小、中、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表现比较表(次数)



主动

被动

合计


小班

23

12

35


中班

33

8

41


大班

43

6

49

如表3所示,在各年龄段亲社会行为的主被动次数中,小班幼儿的主动次数为23次,占总次数的65.7%,被动次数为12次,占总次数的34.3%;中班幼儿的主动次数为33次,占总次数的80.5%,被动次数为8次,占总次数的19.5%;大班幼儿的主动次数为43次,占总次数的87.8%,被动次数为6次,占总次数的12.2%。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中、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主动发生频率均高于被动发生频率且主动发生的频率呈递增趋势,说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动机倾向于幼儿自主自愿产生的主动行为,而主动发生的频率呈递增的趋势也说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

4  男、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表现比较表(次数)



主动

被动

合计



48

14

62



51

12

63


如表4所示,在不同性别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被动次数中,男幼儿的主动次数为48次,占总次数的77.4%,被动次数为14次,占总次数的22.6%;女幼儿的主动次数为51次,占总次数的81%,被动次数为12次,占总次数的19%。可知,男、女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主动发生频率均高于被动发生频率,且男、女幼儿主动发生的频率不同,被动发生的频率也不同。

综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动发生频率高于被动发生频率。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1.年龄对幼儿亲社会行为选择的影响


 

5  小、中、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水平差异表(次数)


公益性

利他性

互利性

合计

小班

6

14

15

35

中班

14

9

18

41

大班

10

21

18

49

如表5所示,不同年龄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总次数中,小班幼儿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6次,占总次数的17.1%,利他性亲社会行为14次,占总次数的40%,互利性亲社会行为15次,占总次数的42.9%,其中,互利性亲社会行为的占比最高,说明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处于第三动机水平,发展水平较低。中班幼儿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14次,占总次数的34.1%,利他性亲社会行为9次,占总次数的22%,互利性亲社会行为18次,占总次数的43.9%,其中,互利性亲社会行为的占比最高,说明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处于第三动机水平,发展水平也比较低,但是,中班幼儿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的占比也较高,仅次于互利性亲社会行为。因此,我们推测,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动机水平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有向第一动机水平接近的趋势。大班幼儿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10次,占总次数的20.4%,利他性亲社会行为21次,占总次数的42.9%,互利性亲社会行为18次,占总次数的36.7%,其中,利他性亲社会行为的占比最高,说明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处于第二动机水平,发展水平高于小班和中班。综上,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不断发展当中,且年龄会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

2.性别对幼儿亲社会行为选择的影响

6  男、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水平差异表(次数)



公益性

利他性

互利性

合计


12

20

30

62


18

24

21

63

如表6所示,不同性别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总次数中,男幼儿的亲社会行为62次,女幼儿的亲社会行为63次,男幼儿和女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较为接近,但女幼儿的频率略高于男幼儿,其中,男幼儿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12次,占总次数的19.4%,利他性亲社会行为20次,占总次数32.6%,互利性亲社会行为30次,占总次数的48.4%,男幼儿的互利性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最高,说明整体男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处于第三动机水平;女幼儿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18次,占总次数的28.6%,利他性亲社会行为24次,占总次数的38.1%,互利性亲社会行为21次,占总次数的33.3%,女幼儿的利他性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最高,说明整体女幼儿亲社会行为处于第二动机水平,说明性别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也有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表现倾向于幼儿自主自愿主动产生的行为。幼儿的大多数亲社会行为都不是在他人的提醒或要求下被动产生的,而是主动产生的,并不依赖于其他人的指导,且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逐步发展当中。

2.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处于第三动机水平,表现出互利性的特点,发展水平较低,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也处于第三动机水平,表现出互利性的特点,发展水平也较低,但有向较高动机水平发展的趋势,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处于第二动机水平,表现出利他性的特点,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亲社会行为都没有达到第一动机水平,且公益性行为发生频率较低,需要教师的引导。

3.年龄会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主动的亲社会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水平不同,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这些都说明年龄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影响。

4.性别也会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男幼儿与女幼儿主动的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不同,被动的频率也不同,且整体男幼儿亲社会行为处于第三动机水平,而女幼儿亲社会行为处于第二动机水平,男幼儿与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不同,这些都说明性别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影响。

(二)建议

1.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产生亲社会行为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自主自愿产生亲社会行为,而不是在教师的直接要求下被动产生。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设计一些需要幼儿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营造帮助与合作的氛围,让幼儿自主产生帮助他人和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合理地体现各种亲社会行为的画面,利用幼儿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还应注重在集体中营造有利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氛围。例如教师帮助了一名幼儿,在幼儿道谢的时候,教师可以愉快地告诉他:“帮助了你,我自己也很快乐。”这样,幼儿就会将亲社会行为与快乐的情绪相联系,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帮助他人。研究表明,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刺激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所以,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创设关怀友爱、助人分享的氛围,用自己的积极行为熏陶幼儿,从而间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制约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不强制幼儿做出动机水平较高的亲社会行为。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且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文学作品,进行移情训练,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续编故事、故事表演等,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6]例如,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他们懂得区分好坏与善恶,能够同情白雪公主,并感受着七个小矮人对白雪公主的帮助,之后让幼儿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通过角色的语言、动作、行为等体验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在这种情景中幼儿的帮助、合作、同情、关心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能正确地应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类似情境,有助于幼儿自发做出亲社会行为。

3.尊重幼儿的性别差异,一视同仁

教师要一视同仁,女孩整体的亲社会行为动机水平相对男孩要高一些,教师不应该忽视男孩,而是要采用鼓励和接纳的方式来教育男孩,注重男孩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要随意给某个男孩贴上标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女孩和男孩一起进行游戏活动,开展一些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动机水平较高的女孩会带动男孩,比如女孩帮助男孩、女孩将玩具分享给男孩、和男孩一起合作完成某项任务,从而促进双方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4.合理利用正强化和替代强化,注重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教师可以对遵守规则和爱护公物等出现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的幼儿,合理利用正强化的手段,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运用替代强化的手段,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幼儿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动机水平的提高。

五、不足和愿望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现有的研究都是对宜兴市周铁镇中心幼儿园这一个幼儿园中的幼儿进行观察,故所得的数据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幼儿亲社会行为整体的发展水平。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使所得的数据更加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朱止丰,白丽华。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2]王忍,王光利。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2):145-147。

[3]王任梅 刘晶波。 5岁~7岁幼儿谦让行为的功能及其发生机制分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10):10-12。

[4]兰晓娜,刘子丹,高雪涛。探析不同年龄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3):182-183。

[5]吕华,林静。幼儿分享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5):160-162。

[6]董凤霞。浅谈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11):77-78。


附录

幼儿亲社会行为观察记录表(次数)

行为动机表现

主动

被动


image行为

编号

言行文明

遵守规则

保护环境

爱护公物

赠送

谦让

帮助

安慰

关心

夸奖

同情

分享

合作

言行文明

遵守规则

保护环境

爱护公物

赠送

谦让

帮助

安慰

夸奖

关心

同情

分享

合作

合计

1




























2




























3




























4




























5




























6




























合计




























备注



















编号

年龄

性别

















1



















2



















3



















4



















5



















6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