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阳羡小学:王莉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开学几周以来,我组研究的重点是提高“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有效性:
一是结合问题引发思考。
我们还是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相互听课,坚持每天通备,我们几位数学教师交流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发现学生错率较高,当堂达成度一般。大体原因有:
A,12-7、16-7等十几减7的题目容易出错;
B,学生期初对上学期所学进位加法计算遗忘较多,教师高估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过于强调和推广想加算减把握教材困难;
C、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很容易理解算理,但是抽象到一道计算题时,学生就不会用语言说清算理。通过对客观问题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教法和对学情估计不足是造成主要原因。
二是针对问题积极研讨。
我们备课组利用集备、通备学习时间加强了计算教学相关的理论学习,带着问题去学理论。学习教学理论《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计算错误的分析和对策》,借鉴了成功做法,听取了吴腊芬、周皎等,有经验的教师经验介绍,
我组根据理论剖析和经验借鉴,抓到了问题的本质,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基于学生的计算实际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
三是根据实际采取对策。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应对问题的方法:
1、加强表象。加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看图片和摆小棒说算理。
2、探寻规律。引导学生观察12-9,17-9、18-9的计算规律,记一记,提高计算效率。
3、课前自练。 数学课前的2分钟时间让同桌自由进行口算训练。
4、难题目经常练。像12-7等十几减7的口算题,我们每课都利用3分钟口算渗透训练。
5、易错题反复练。
6、关联题对比练。12-5 12-7 5+7进行对比练习。
7、引进比赛,体验成功。我主要采用全班性的限时口算比赛,要求四分钟内正确计算30题口算。对于竞赛获奖的同学予以一定的奖励。
8、培养习惯,提高效率。
两看(看数字,看符号)、一想(想方法)、一查(减法用加法查)
9、家庭练习,巩固强化。口算技能如果光靠学校里的一节数学课来提高,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回家进行一定的练习。我们每天发校信通给家长,请家长督促孩子认真练习口算练习题,并强调不用写答案,只要口答,并请家长记录每次练习的时间和遍数。
总之,我们组通过几周的计算题教学研讨,收获颇多,效果明显。应证了:“办法总比问题多”的老话。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