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10月
地点:宝莉智慧屋
人物:王玥涵、王玺涵
故事一:发现3D望远镜
发生了什么?
今天多多和思思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盒子”,让她们了解了一些关于3D的秘密。亿童盒子里有一副“望远镜”,这个望远镜能看到一些神奇的东西。多多说:“思思你来,我在这个里面看到了海底世界。”思思说:“快让我来看看呢,我这个给你我也有。”两个人开始研究“望远镜”里面的是什么鱼,什么花。思思说:“这个鱼和花就像是真的一样,像3D的。”我很好奇思思怎么知道3D的,于是我问她:“思思,你怎么知道3D的?”思思说:“妈妈带我看过3D电影。”多多也说:“我也看过那种戴眼镜的电影,就像真的一样。”“你在看这些卡片,也像是真的一样,让我们带上眼镜看看吧。”“但是不知道这个是不是3D的眼镜。”“试一试就知道了。”
观察分析:
大班的孩子认知是只是探索过程的基础。认知发展与知识积累同步进行,而认知结构的建立又依赖于水平知识的形成。在游戏中,思思和多多从局部观察发展到整体的观察,并能够结合自己的一些日常经验来解释出自己发现的这一现象。在操作中,他们互相学习、探索,会合作、分享自己的发现,正是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故事二:彩色的眼镜
发生了什么?
两个人在上次发现3D望远镜后,再一次来到了智慧屋,这一次他们拿着一副眼镜问我:“老师,这是3D眼镜吗?”“为什么你会觉得这是3D眼镜?”多多说:“因为它和我戴过的那个眼镜有一点像,而且我看了一下,它看出来的颜色是红色的,思思她看出来的颜色是黄色的,我们的不一样。”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个眼镜片可以插进去换颜色的。与此同时,她们两个人也发现了,交换了一个镜片,在看我,“老师,你今天是橙色的。”“我也是,我也是。”两个人好像发现了什么,又换了其他颜色的镜片交换着换,一会儿说:“我看到了绿色的马溢。”“我看到了蓝色的桌子。”……两个人玩的很开心,还互相调侃,“你怎么变成绿色啦?你怎么变成紫色啦?”我提了一个问题给她们:“为什么老师、同学、桌子椅子会变成橙色、绿色、紫色呢?”
观察分析:
在探索科学活动时,尽量让幼儿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让他们体验一下失败和成功的感受,也有机会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在此次观察中,思思和多多通过观看人事物等现象,判断出颜色的变化,一个“为什么”逐渐成为他们下一次探索的目标,又延伸了孩子们的另外一个探索的兴趣。
故事三 颜色变变变
发生了什么?
继上一次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思思先把镜片分类,一样颜色的放在一起,然后把颜色写在了记录表上,红色、蓝色、黄色。她去美工区拿了一张白纸、蜡笔,开始记录这些颜色的变化,“多多我们来把颜色先画上去吧,装在眼睛上,看看是什么颜色?”“我每一次看到的颜色都不一样啊。”“我也是。”黄色和蓝色的看起来是绿色的,黄色和红色看起来像是橙色。“会不会是蜡笔的问题,水彩笔画出来也是这样的吗?”于是多多去拿了水彩笔,画出来也一样,原来真的会变颜色啊!最后他们全部记录在了白纸上,最终结果 :蓝+红=紫,蓝+黄=绿,红+黄=橙。
观察分析: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说到“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在操作时,思思和多多在不断的实验操作,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甚至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没有放弃。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