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教师园地>内容详情

做一名悦读者:读《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有感

发布时间: 2021-05-14 08:46 投稿单位: 宜兴市高塍中学 浏览量: 5020 【公开】

做一名悦读者:读《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有感

宜兴市高塍中学   陈丽

寒假里,我细细品读着朱永新教授的专著《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一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教师的阅读高度也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的高度”、“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智慧和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中”、“读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和怎样的大师对话就能和怎样的大师走得更近”、“教师要成为阅读推广人”。书中这些话屡屡击中我的内心。朱教授是阅读推广的践行者,给教师的一封封书信从国家民族、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等不同角度道出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折射出他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的使命与情怀。读专著后,我对朱教授的崇敬之情更深了。

反思现状,许多教师没有成为一名阅读爱好者,能成为阅读推广人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了。为什么现实中天天与书本打交道的一些老师不以阅读为乐呢?为什么书没有进入一些老师的生活,没有成为他们日常的精神需要呢?自己也想与更多的人成为阅读同行者,但是总觉得阅读推广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这些问题以前常常困扰着我,现在终于在朱教授的书信中找到了答案。

阅读需静候花开。书本第31页《共读中静候花开的日子》这一章节,朱教授给林明霞老师的回信中正好解答了上面的那些问题。现实中一些不爱读书的老师认为读与不读差别不大,读书的功夫不如自己多钻研教材、多做点题目来得实在,读书不会立竿见影地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学校布置读书任务是给教师增加负担。这些老师把阅读当成一件功利的事情,有点急于求成。朱教授认为“阅读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为心灵提供着最丰富最精纯的养分”。阅读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我们真正相信阅读的力量,就要有足够的耐心,以阅读涵养心灵,静候花开的日子。书中也列举了李东琴博士关于阅读的对比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那些坚持长期阅读、开展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业成绩是优于其他学校的,因为通过长期的阅读活动,学生的阅读修养在不断提升,尤其在词汇辨析、语言理解、逻辑分析、自我认知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教师首先应摆正心态。不能想一口吃成胖子,应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去看待阅读,这样阅读也不会成为负担了。其次应言传身教。一名不读书的老师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示范者,引领者。你自己手不释卷,学生才会视书如命。你自己享受阅读,学生才能趣味盎然。当老师享受了阅读的兴趣,懂得什么是好书,才能把幸福读书的美好享受和愉悦传导给学生,才能为学生们推荐最优秀的图书,相信学生的阅读素养上去了,成绩的上升也能水到渠成,成为一种额外的奖赏。

阅读应切合需求。我们现行的阅读活动为什么难以激起老师参与的热情?因为阅读带有个性化的色彩,每个人有各自的阅读兴趣爱好,学校组织的一些读书活动往往难以满足每个老师的阅读需求。朱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把命令式、任务性的自上而下的读书活动改为自下而上的方式,让老师们自主设计,调动起老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自己策划一些新颖有创意的读书活动,更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活动效果会更好。学校给老师的阅读书目可以变成必读加自选。既有一些基本的必备的教育素养的书籍,也要多增加一些可读性强的书籍,如亲切感人的教育传记、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案例故事、教学艺术与学科拓展的趣味书籍等。教师可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性地阅读,还可以结合电影来读书或者结合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主题性的阅读。例如去年上半年我对课堂师生互动这块不满意,特意到宜兴图书馆找了一些如何开展有创意的师生互动方面的专业书籍来看,因为是教学所需,读得特别认真,做了一些笔记,并尝试着把书中一些活动用到自己课堂上,边学边做,读书的兴趣更浓了。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更切合教师需求,能针对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让老师主动去找书读,体会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成为老师的负担。也可以把读书改成听书和讲书的形式。如自己爱听樊登讲书,去年一年我在“樊登读书”APP里听了156本书,如单一看书的话自己难以达到这个量,而听书大大提升了读书效率。而且有的书自己看可能读不进去,但让读过该书的人把书中最有感悟的一些思想以讲书的形式讲出来,听者觉得更有趣也更易吸收。让老师自己来讲书也不失为一种阅读的新方式,让感动过自己的书再去感动更多的人。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运用书中某种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把自己在实践中运用的体悟作为一个案例故事分享给同事,让更多好书进入我们的生活,打动我们的心灵。

阅读宜融入日常。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忙于学生事务,忙于教学工作,忙于批改作业,哪有时间来读书?教师确实比较辛苦,工作时间也长。但毕竟我们有假期,重要的、乐意做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我非常认同书中学者罗益强的话,他说:“忙碌不是不读书的理由,没有从读书中得到乐趣才是一个人不喜欢阅读的理由”。读书的乐趣只有在读书中寻找,感受阅读的喜悦,让自己成为一名悦读者。自己心目中重要的喜欢的事情总能挤出时间来做。因此,阅读宜融入日常,把阅读当做水、手机一样作为自己的生活必需品,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来阅读。我的习惯是床头常备一本自己爱读的书,晚上抽出15到20分钟看一看,坚持下去,阅读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自然就不会没有时间了。

有一些老师抱怨周围没有阅读的氛围。构建阅读共同体确实很重要。老师们可以加入到书中提到的新教育种子计划、网络师范学院等读书交流平台,以书籍为纽带,通过共同的阅读生活,共同的读书活动,一起与文本对话,一起与大师交流,一起与同行切磋,一起去解决教学难题。有了阅读同行者,有了好的阅读氛围,读着读着,阅读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

阅读即人生,人生即阅读。阅读不仅服务于我们的专业发展,更成为我们安顿心灵幸福生活的方式。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保持阅读的热情,培养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的愉悦,做一名悦读者,把阅读变成自己一生的修行,变成自己这一辈子最幸福的事。也期盼更多的老师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言传身教,成为阅读的代言人、阅读的推广人,我们的学校形成健康可持续的良好阅读生态。

 

《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