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教育思想是陶行之创造教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提倡教师必须进行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晴、嘴巴等。因此笔者在新课堂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努力实践陶行之倡导的“解放”思想,不断创设符合新课程理念灵动的数学课堂,着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一个“解放”性的初中数学课堂。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激活数学学习的主体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实施数学新课程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力求在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有所创新,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中,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新,都是从“想”开始的。所以,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让自己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和经验充分进入教学设计,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过程,让学生在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学生通过持续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究,获得关于真善美的活生生的真实体验,实现人格的不断重构。
例1:在教学《函数》时,有这么一道题目: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家,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则表示父亲、母亲离家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 (只需填序号)。
解析:本题来源于实际,学生可以根据题意,将角色转换为自己的家人甚至自己,正确理解
①“从家”出发,图像的起点为坐标原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家距离会越来越远,图像呈上升趋势。“回家”,体现终点在横轴上。
②母亲“随即”,在图像中出现“转折点”,“按原速度返回家”则体现“对称”。类别前面的图像,即可得出后面的图像。
③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时间发生了变化,离家的距离有没有变化?如何在图像中体现?“用15分钟返回家”又如何体现。
笔者尽可能地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阅读题目时把自己幻想成题目中的主人翁,以主人的身份融入题目,从而设身处地地感受文本内容,缩短自己与题目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就更容易在读题中投入感情和思维,进而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效果。
二、解放学生的眼睛——开拓数学学习主体的视野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传统的数学课堂把学生束缚在狭小的教室里。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习的触角应伸向主体和主体生活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而要真正开放数学教学主体的视野,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因为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家长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让学生学会看世界学会观察生活。
例2:在“概率”中有这样的例题: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在斜边AB上任取一点M,求AM小于AC的概率。
变式1:条件不变,求使△ACM为钝角三角形的概率。
变式2:条件不变,求使△ACM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
变式3:把“在斜边AB上任取一点M”改为“过顶点C任作一射线l与斜边AB交一点M”,求AM小于AC的概率。
变式4: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若点M在△ABC内,求使△ACM为钝角三角形的概率。
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做一题而通一类的目的。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优化数学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复习--新授--巩固练习”的课堂教学程序,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风格,学生被动接受而缺乏实践能力。陶行知说认为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更多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四个“尽可能”,即尽可能了解学生活动兴趣,尽可能让学生准备较多的有结构的活动材料,尽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尽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至课外,做好学与用的结合工作,从根本上去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3:在苏科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7.5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3)》一节教学时,对于“多边形的外角和”这个问题,笔者就用多种“实验”方法推导出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度。当外角概念揭示后,学生分组画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剪下每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将它们拼在一起。学生拼图后,惊呼“居然拼成是一个圆”,笔者趁机问道:“也就是说这些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学生齐呼:“360度。”
例4:在苏科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9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中,学生通过丰富有趣的拼图活动,经历操作、观察、比较、计算、思考、交流等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模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方法与经验。 整式乘法的公式,全都是通过数学活动拼图而得出的,从“整体”和“局部”2个方面求解面积,从而得出相应公式,
例5:《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选取卡片Ⅰ1张,卡片Ⅱ2张,卡片Ⅲ1张,把它拼接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并解释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的代数意义和获得的等式。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拼成了一个正方形,笔者顺便提问:
“你怎么知道你拼成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呢?”学生:“因为它的边长一样长呀。”
“你可以用a和b的代数式表示这个图形的每条边吗?”学生:“a+b”
“4条边都是吗?”“是的,所以它是正方形。”
“它的面积如何表示?”“整体来看,可以表示为(a+b)2 ”“局部来看,可以表示为a2+2ab+b2”
“所以可以得到怎样的等式?”。学生齐声回答:“(a+b)2=a2+2ab+b2”。
陶行之的“解放”思想其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动手能力。其教育思想不仅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改的推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方法、人才观、价值观的转变都做出了表率。因此,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的今天,探讨陶先生的“解放”思想,既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