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幼儿园 朱丽芸
观察时间:2021.11
观察地点:自然角
观察对象:于淼淼、蒋云丞、杜文希、吴佳莉
注意一:
自然角迎来了新宠——海藻球。孩子们好奇极了,什么是海藻球呢?孩子们一有空就纷纷跑去自然角看了起来。这天,自然角里便传来了一阵热闹的讨论声。
蒋云丞:“这是不是小草呀?我觉得它好像长在水里的绿色小草。”
葛宸熙:“不,它会动的,它应该是动物,不信你捏捏看。”
于淼淼:“我可不敢,我怕它会咬我。”
小煜:“你们这群胆小鬼,看我的!”说完,小煜就打开了海藻球的盖子,伸手进去拿了一颗,捏了一下,放在手心里一看,水灵灵的海藻球瞬间吸收了身上的水分,变得膨胀了。
“哇!还真的会动呀!你们看,它在喝水了!”孩子们惊奇地叫着。“朱老师,它一定是个绿色的小动物对吗?”面对着孩子们一张张好奇地脸庞,我神秘地说:“我们今天晚上回去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去网上找一找海藻球的资料,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孩子们兴奋地答应了。
识别一:
有趣的事物总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并愿意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是大班孩子们明显的特征之一。他们在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时会有着兴奋感和满足感。小煜恰恰属于敢说敢做的孩子,所以他不再满足于只通过观察来确定海藻球到底是个动物还是植物,他更想要经过自己动手去确定想要验证的事情,在此过程中,他的情感和探索需求上都得到了满足。
回应一: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当和孩子们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时,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孩子们在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来分享了自己收集到的答案。原来海藻球最早是由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在奥地利泽勒湖发现的,它是一种稀有的淡水藻类,它是水生植物,却又像动物一样,触碰后会有所反应。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就像一场神秘探索之旅。
注意二:
这一天,在自然角里为植物浇水的程果问道:“海藻球它要吃东西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毕竟养了几天了,还不知道我们的新朋友喜欢吃什么呢!
“老师,小乌龟和小金鱼都有食物,海藻球肯定也要吃东西的,不然它多可怜啊!”淼淼连忙说。
“不如,我们先给它们喂点小金鱼的食物吧!”芯伊建议。我说:“好呀,那我们就试试看吧!”在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中,海藻球的瓶中投入了金鱼饲料。几天过去了,瓶子里的饲料却纹丝不动。
孩子们有点着急了:“老师!海藻球不吃怎么办呢!”
我:“既然海藻球是海藻生物,那肯定和一般动物的生活习性不一样,吃的食物也不一样,我们的海藻球是哪里买的呢?”
小煜立刻激动地说:“我知道了!可以去问问卖海藻球的老板呀!他肯定知道!”
大家附和着:“我今天就回去让我妈妈问!”
识别二:
因为孩子们对于海藻球的喜爱和关心引出了关于海藻球食物的一系列问题。贴心的淼淼和芯伊根据生活经验想到了为海藻球提供金鱼饲料,其实当时我觉得海藻球肯定是不吃的,但是只有让孩子们亲自去探索实践感知观察到的结果才会让孩子们的认知显得更深刻。果然海藻球没有吃,但从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发现孩子们观察探索事物的能力提高了,同样他们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一步步的成长。
回应二:
通过孩子们与同伴通过各种途径共同的探究与分享交流,最终我们得到了答案:海藻球可以吃球藻营养液、液态碳、天然矿石等等。小吉祥感叹道:“老师,海藻球可真神奇呀!看起来这么小,却和我家里的小狗一样,也要吃像狗粮一样的东西。”可不就是嘛!海藻球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养护的呢!
注意三:
感受到海藻球的神奇之处后,孩子们观察得更仔细了。早上,为植物们浇水的时候,葛宸熙突然叫道:“快看,这颗海藻球是不是也要饿死了,它变得越来越小了!”
小煜立刻被吸引过来:“这颗长得很好耶!它好像就像老师说的一样,炸毛了!”
“真的吗?我也要看看。”小小的变化激起了孩子们的围观。那为什么两个瓶子里的海藻球会有着不一样的变化呢?
“老师,是不是你没有给那颗小的换水?”蒋云丞问道。
我哭笑不得地说:“我可是每天和来得早的几位小朋友一起换的水。”
“对,我们星期一才换呢!”有人附和着。
“那是怎么回事呢?会不会它没有吃食物?”葛宸熙还是觉得它是饿瘦的。
我提议:“那我们先来给它重新换个水,看看会不会好一点吧!”几天过去了,海藻球却还是瘦瘦的、紧紧的样子,孩子们不禁有点着急了。葛宸熙突然说道:“会不会和水有关系呢?这个水不好!”听了他的话,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小朋友换水的时候好像用的是自然水,往常用的都是放置几天后的自然水。我悄悄地提示:“那不如我们换种水试试?于淼淼立刻说道:“我们把这两颗分开来吧!这样就能知道是不是水让海藻球变瘦的了。”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是孩子们把海藻球放在了另一个鱼缸里,并倒入了纯净水。孩子们期待着海藻球的变化。
识别三:
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同一个物体不同的特征。细心的他们发现了海藻球的不同变化,葛宸熙更是能机智地想到水质原因对海藻球的影响,于是我顺着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动手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了自己的猜测。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过程实践出来的结果肯定会更有说服力。
回应三: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因此,孩子们经过一周左右细致的对比后,终于发现那颗瘦瘦、紧紧的海藻球四周有了一圈“绒毛”。
于淼淼大叫道:“老师,它又活了!”
葛宸熙也探过头来说道:“看来是自然水差点害死它!”
“那老师,什么样的水最适合海藻球生活呢?”孩子们好奇地问道。
“不如我们用不同的水再来试一试?选出最适合的水?”我说道。
程果说:“那我要带点我外婆家旁山里的水来。”
芯伊说:“我爸爸爱喝苏打水,不知道海藻球喜不喜欢呢?”
球球说:“我觉得不能用热水器的水,海藻球会被烫死的!”
海藻球的奇妙探索还在持续着,大家静静地期待吧!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