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教师园地>内容详情

小学语文教材生命教育元素分析

发布时间: 2021-11-25 09:19 投稿单位: 宜兴市徐舍小学 浏览量: 4758 【公开】

宜兴市徐舍小学     闵迪

摘要: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我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大的需求,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内涵。生命圣洁美好但同时也复杂,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从小就开始理解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现如今在小学阶段全面施行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融入了“生命教育”的理念,本文意在分析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以求更好施行生命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部编版教材 ;生命教育元素

 

绪论

生命意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识。孔子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敬.开宗明义》),让人从孝道方面了解生命的重要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让人体会到个体生命的责任之大;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卿书》),让人明白生命的意义出于自身;陶渊明的“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饮酒.其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这些经过岁月长河冲刷后留下的名言,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人民对于生命的思考及重视。

如今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享受着以自身为先的优待。由于家人的过分保护与娇养,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明辨是非、无法直面人生的挫折坎坷。在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者无法接受的结果时,他们无法管理自身的负面情绪、调整自身心态,时常导致悲剧的发生。语文与生命、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也就充满了生命底蕴。如此,小学语文教材无疑是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工具,分析其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开展“生命教育”。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青少年重建对生命的神圣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协调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胡维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刘济良认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以上几位对于生命教育的解释各有侧重,但都显示出了生命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综上,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并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丰富性,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确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收获人生的成功与美满。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元素的类型分析

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教材中课文,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互动中构建正确的生命观。部编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6年在部分地区试行,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一版教材。这套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生命教育”元素融入教材中,致力于运用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且正确面对生死。可见这套教材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

《生命教育读本》中将生命教育分为了四大部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家庭、生命与社会、生命与环境。结合以上资料,笔者认为教材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划分四大层次:第一层次是自身对于自我生命的关注,第二层次是自身对于家庭的关注,第三层次是自身对于社会家国的关注,第四层次是自身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这四层次从自我生命到家庭,再到整个社会家国,最后到自然环境;从认识生命的基本层次到理解生命精神内涵的高级层次层层递进。

1.自我生命教育元素

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与发展的。因此,在教材中生命元素分析中,首先应指出的是人对个体生命的认识、珍惜、尊重与敬畏,同时也应指出为人处事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榜样人物的作用,通过讲述榜样任务的故事,让学生积极向榜样人物学习。如二年级上册中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诗歌问答的形式带领孩子认识雷锋、了解奉献精神;三年级上册中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让学生再一次深刻体会奉献的精神;三年级上册中的《一块奶酪》通过蚂蚁队长的心理描写以及队长与小蚂蚁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将公平、以身作则解释得清清楚楚;三年级下册中的《我不能失信》则向学生传递了一种诚信精神,教师充分利用此元素,便能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之一在于诚信做人。

2. 家庭生命教育元素

一个家庭是由父、母、子三者构成,三者齐全,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因此家庭生命教育中应包含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的爱与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奠基石!

二年级上册中的《妈妈睡了》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了。看着熟睡的妈妈,孩子觉得她很美丽、很温柔,同时也感受到妈妈的辛苦与劳累。选文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孩子对妈妈真挚、纯洁的爱与依恋,同时孩子的想象又表现出妈妈对孩子无尽的爱。

五年级上册中的《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更是展示出父母对子女无私、深沉的爱,引导学生了解父母、感恩父母。

3.社会生命教育元素

不同的政治、社会背景让我们有了民族、地域、家国的意识。因为国家的存在,我们在偌大的地球才有了一种归属感。因此,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承担社会国家的责任,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便是《大青树下的小学》,选文让学生看到了一所多民族小学一天的生活:欢快的上学之路、宁和的上课时间、热闹的下课时光。文中无一处不体现民族间的团结与和谐。

三年级上册中《手术台就是阵地》以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的故事引导学生要有责任心及高尚的情操。

四年级上册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学生不仅了解到中国积弱时,国人在外所遭受的歧视与不公平待遇,更让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与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自然生命教育元素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以及鸟兽鱼虫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它们和我们一样拥有生存的权利。因此,我们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很近,我们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自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燕子》《荷花》《秋天的雨》等,看似在写自然之景。但其实内里也在向我们展示着生命之美:燕子飞行时的矫健与活力、荷花绽放后的亭亭玉立、秋天向人们展示着丰收之喜之美。为了拉近学生与自然万物的距离,部编版教材选用了很多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作为文章主角,将动植物拟人化,如会搭船的鸟、会旅行的蟋蟀、有梦想的种子、会开店的蜘蛛等。这些选文都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接受“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

 

结语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没有生命的存在,何谈教育的存在。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应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想要有高质量的生命教学成果,就一定要要求教师自身具备正确生命观。一位老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她自身就应该拥有一桶水。同样,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她自身就必须对生命有一个正确解读,必须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必须知道如何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将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绊脚石。因为只有将生命教育进行得好,学生才会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才会有敬畏生命,尊师重道,兄友弟恭的认识。如此,不管是对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还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胡维.品德课堂实施生命教育的路径[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3):19.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温儒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4]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3).

[5]郑晓江、罗伽禄.生命忧思录——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6]邹志伟.生命教育·初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