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放三胎政策的出台,三胎家庭日益增多,对于三胎家庭来说,家庭人口数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有所变化,对此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幼儿为本,寻求家园共育新方法,探索新途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胎政策 家园共育 隔代关系 全面发展
一、开放三胎政策背景下,政策支持
在近期出台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二、开放三胎政策背景下,教育阐释
教育是国之重器,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地位无论是对于儿童本身,还是国家的发展,都举足轻重。三胎政策的开放对于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理念、目标、体系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作为从事学前教育行业的每一位教师、管理者,我们都应该肩负起我们的使命,紧跟形势与政策,做好及时的反馈与调整,推动国家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培养先进、优秀、具有伟大创造力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的家庭教育虽然缺乏学校传统教育的体系与规范,但是却已经占据了教育的主要位置,决定着我们的孩子本身真善美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取向。而幼儿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学校体制中的一种,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科学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与优势。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才可以使来自双方的学习经验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
三、开放三胎政策背景下,家园共育内容
所谓的家园共育,即指由家长和幼儿园一起面向孩子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育孩子、育家长、育教师。
(一)育孩子
1.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2.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掌握一些交往技巧。
3.做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组织者。
(二)育家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永远的教师,应重视成人环境与榜样的作用。
1.家庭是爱的港湾,一个温馨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2.树立好榜样,俗话说得好:“孩子是小大人”,孩子生性好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3.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地与孩子、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比如面对面谈心、微信语音聊天、短信发送等。
(三)育教师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为人师表5.教书育人.6.终身学习
目前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普遍采取几种方法有:
1.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特色教育教学活动,灌输科学健康的育儿理念。2.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园参观或者亲自参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每学期各班组织2~3名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参与园内活动的组织与教学。
4、亲子活动或主题活动。举办亲子运动会,以家园合作的方式展开幼儿园活动,充分展示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教学活动过程,同时促进家园关系发展,增进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关系。
四、开放三胎政策背景下,家园共育的新方向
在三胎政策开放的背景下,家园共育的教育方针如何能更好地推进,从而取得更有效的成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三胎政策开放的背景下,有部分家庭可能会添置新人口,家庭成员数量得以增加,父母双方精力分散在三个孩子身上,家园合作的难度升级。幼儿园应该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原则及理念,对于三孩家庭,相应家园共育的实施方式有所调整,但是以幼儿为本的原则不能改变。
(二)增加家园共育的内容。
在目前现有的育孩子、育家长、育老师,增添两项,一项是育家庭关系(孩子之间的关系,即有爱、互助、亲切的兄弟或者姐妹关系。),如何促进幼儿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是日后家园共育的内容之一,把家庭关系处理得当能完善幼儿人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减轻家庭压力。另一项是育老人(幼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三胎的出生势必会加剧家庭生活压力,更多老人被迫参与到子女的家庭生活中,照料幼儿的日常起居。老人成为了除父母、老师以外接触幼儿最多的人。以我任教的班级为例,班级里41名幼儿,有28名幼儿是爷爷奶奶专职负责幼儿生活起居,三孩家庭这种状况更常见。因此,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家长、老师,更应该扩散至老人,把老人纳入家园合作的内容中。隔代关系的处理已成为许多家庭要面对的问题,幼儿园和家庭有义务让老人参与到家园合作中来。一是向老人传授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避免老人经验性的育儿方法的错误。二是使老人能够了解幼儿在园真实状况,完善自我育儿观,和子女保持方向一致,避免因为育儿而产生家庭矛盾,破坏家庭和谐氛围,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丰富家园交流的方法。
由原来的静态交流、合作,转变为动静结合的家园交流方法,比如组织定期家访、组织家庭郊游等活动,老师定期家访,能够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状态以及幼儿的家庭氛围,加深老师对幼儿的了解,改变不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父母也能在家访中得到幼儿在园的有效信息,及时对错误的育儿方法进行改正,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组织家庭郊游活动,不仅仅是家园共育的活动,更是家庭共育的活动,为父母提供交流的平台,在郊游活动中互相取之所长,完善育儿观。
(四)坚持幼儿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家园共育的总目标不能改变,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家园共育的理念下,无论内容、形式,方法如何改变,我们的总目标都不能改变。我们组织合理的家园共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完善幼儿人格,健全幼儿个性品质,树立幼儿正确价值观。
在三胎政策开放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势必经历大改革,而家园共育在任何时候都是学前教育的重点,我们要在三胎背景下寻找家园共育新的突破点。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作为一名幼教从业者,我们有义务去研究探索,为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