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从扎实语文教育“走起”
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蒋磊
一直认为语文,不就是教给孩子“语言文字”么,我们每个老师不正是参照着《教学指导用书》、《备课手册》在做吗?甚至在博大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生活,我们的语文观念、语文体悟早根深蒂固了,何况就目前这套苏教版国标本我们从2003年开始也挖掘了10多年,那些重点、难点,我们不都早已了然在心了么?
曾经,有幸参加了市小语新课标的培训,在多位教研员、市实小沈华英等专家的解读下,我也与新课标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培训后,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又不断思考、实践、反思、研讨中,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自己的教育理想无疑是尽力教好每个孩子,于是:
一、让方法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学语文要先掌握方法”,我们在课堂上也正是借助课文教给学生听说读写、分析创作等本领,掌握这些本领的同学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容易出现“丢三落四”、“不知所以”,我们也会可惜地感叹:“小动作不断”“不知道记在哪儿”。纵观修订版的语文课标,如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就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再如“写字姿势要正确”、“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等都被增加在修订版中,我记得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如何体现出“工具性”我们就得先告诉学生该如何去使用这工具,会使用了、使用好了,何愁这工具不能发挥作用?
每到开学的第一课,我们老师都会认真而严肃地告诉学生:听课、作业等一系列的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也经常会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某种标点符号有几种用法、查字典的方法有哪些等很多的语文学习技巧和方法,日积月累,养成习惯逐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能力,成为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而方法指导的探索之路还非常漫长,我们还需不断细化、不断完善、不断追求。
二、让语文培养更有文化的人
在修订版中增添的还有这样一句话“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其中“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这句话就让我沉思、回味了很久:走在大街上,我们偶尔会根据衣着进行区分,此人很时尚、此人很得体、此人搭配还有待改进……那同样在一个学校、小到一个班级、一本课本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为何会在言谈举止中我们发现文化程度的差异呢?
作为一名教师,我喜欢看眼睛,充满求知欲的眼睛,这样的眼睛我无数次地课堂中见到:每当课文拓展延伸时,孩子们总会用这样的眼神聚焦在我这里。优秀的文字、好看的节目、时髦的话题这些我都和孩子们分享过,习近平、顾漫、庞现军难不倒我班的学生,都能娓娓道来,不但是“蜀山老街”、《花非花》、“徐风”、这些已经享誉盛名陶都人景物,大家都不在话下。那一个个在我讲述时充满羡慕的眼神如今已经成为他们让别人羡慕的资本,每周必看《一站到底》的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足以让他们成为像《一站到底》中檀越一样的“知道分子”,他们的人生也会自此起航,我相信!
当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学习的永无止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塑造不一样的学生!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