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屺亭中学 周燕芬
暑假里,学校组织了读书活动,我读了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校长梁德华著的《教育因教师成长而精彩》一书,感悟颇深,似乎也找到了打开教师专业成长大门的“金钥匙”。
对于荣成市实验中学来说,该校由原荣成市实验中学和原荣成市第二十六中学合并而成,两校建校时间都比较长,教师老化严重,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要想把这所学校办成省内外知名学校,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刻不容缓,梁德华校长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搭建各种平台,通过多样方式,积极打造阳光教师团队,努力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工作积级性,使一批普通教师在他的带领下走向名师之路。
一、确立办学理念,关注教师的生命体验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运用怎样的教育思想管理学校,是校长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梁德华校长随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工程人赴美培训考察后得到很大的启发,经过深入思考和广泛论证后确立了“为生命添彩”作为办学理念。“为生命添彩”的内涵就是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成就生命。“尊重生命”是前提,就是承认并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性,让每一个生命都在学习中焕发生命活力,享受生命的快乐。“发展生命”是关键,就是为生命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开发每一个生命潜藏的潜能,从而提升其生命价值。最终目标在于“成就生命”,就是给生命一个优秀品质。教育应该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生命的成长。“为生命添彩”,就是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思想,树立大教育观。在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特长、确立教学模式等各项工作中,站在发展生命的角度,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经教职工大会的民主讨论,最终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于“绿色生命教育”。要构建这样的教育体系,首先要关注教师的生命体验,优化教师的成长轨迹。一个对生命充满温情敬意的教师一定会更为真切和细腻地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并从这种关注中获得自身成长的动力。该校非常注重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搭建各种平台,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彰显人文关怀,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只有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提升生活幸福指数,让教师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才能创造出生命温暖的课堂,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荣成市实验中学开展的教师幸福工作坊活动,通过团队心理辅导活动,营造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教师们通过活动舒缓精神压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为满足教师多元的文化需求,发挥特长,提高教师在教育、艺术、文学、体育、书法等方面的修养,学校组织了白板社、读书社、编织社、乒乓球社、朗诵社、保健养生社等十多个社团,让教师愉悦了身心,也丰富了校园生活。
三、推进“书香”工程,滋养教师的心灵
一位好校长,应该在引领教师与书香为伴的过程中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让教师的生命在阅读中得到滋养。梁校长不仅自己爱读书,还创设读书的氛围,鼓励教师积极订阅书籍班刊来推动读书活动,还开展多样活动,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好书推荐,学习思考。如《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教师学习雷夫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读书沙龙,分享心得。如《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一书中,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课改观点、值班之术、阅读视野成为教师议论的焦点;爱生故事,彰显情怀。如《有一种爱叫等待》、《鼓励的力量》、《爱生如子》等好故事,看出老师们高尚的师德;网上阅读,经常涉猎,做一条“教育在线”里潜水的鱼儿,静静地潜到海里,充实自己,壮大自己……
四、运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提升教师的智慧
学校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培训以及借助齐鲁名校长、1751活动平台让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同课异构等活动方式,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观念,借助专家的智慧,引领教师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教育的理想,促进自身的成长。
如听山东教育社原总编陶继新先生的报告,让教师明白了要用有限的人生读根本之书——经典,来涵养灵性,开启智慧,幸福人生。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读书人的使命讲得明明白白。教育者就应该要有担当,要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听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的讲座《课堂高效率,课后低负担》,让教师感受到教育是慢功夫,像品茶一样;教育不能浮躁,需要沉静。我们不得不反观自己:我们给了孩子多少思考的时间,给了孩子多少独当一面的机会,给了孩子多少成长的空间?听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中学原校长李镇西《教师的人文追求》的报告,让我们理解了教师的追求:理想与责任;风骨与良知;情趣与浪漫;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
五、落实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学校不断提高教研的高度,通过完善自我,点亮教师的教育智慧;挖掘教研的深度,通过深化改革,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拓宽教研的广度,通过登高望远,拓展教研新领域。活用“三剂”,提升校本教研价值。
(一) 教研深入人心的“催化剂”——多重引领为先导
通过专家专业引领、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名师辐射作用等途径,唤醒教师个
人的发展愿景,调动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研水平和能力。
(二)校本教研焕发光彩的“生力剂”——创新形式为突破口
1、以“录播教室每周研课”为平台的课例研究。各教研组均要进行为期半天的“六步三思“集研活动,按“个人备课——集体研课(一反思)——轮流上课——人人说课(二反思)——集体评课——共同反思(三反思)”的研究形式来开展。通过“集研集评——录像回顾——反思修正”三环节的“捆绑协作”形式,使集研课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科研性和实效性,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团结互助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发挥了“以老带新,以优促新”的作用,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在教研活动中设立示范课牵引、优质课领航、展示课促进等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体例,为教师搭建平台,锻炼磨砺,各展风采。
2、以“问题”为先导的课题研究
学校推行“2+1”(同课异构)和“1+2”(一课两说)教研新机制,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建构了多级课题网络,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
用综合提升课堂。例如语文组在作文序列化方面进行专项课题研究。作文教学导学案包括训练专题,前置性体验活动,方法指导,学生作品展等,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与细致的指导中,写作欲望被大大激发。
用问题点亮课堂。如数学组提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题,尝试进行了“目标——问题——评价“三位一体教学法。
用探究深化课堂。如物理学科形成了“以目标叙写为导向,小模块,多循环加反馈”的教学模式,在每一个模块中,探究活动占主导地位,需要学生动手实验的,让学生亲自参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3、以“教师论坛”为载体的专题研究
每周一次,形式多样。(1)专家到校指导培训,让专家的教育智慧启迪教师,给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指明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2)学期初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比赛,优胜者通过论坛进行全校展示,展示方式要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示。(3)每月进行一次符合教学需求的针对性培训,如“生命化”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跟进培训。利用“一线教师小专题研讨”,创新培训形式,把现场示范和诊断分析相结合,大大调到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能,使他们在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产生根本的转变。
(三)校本教研高效开展的“助推剂”——注重反思为阶梯
1、严格落实“研课后反思”。每周两节观课后,教研组成员要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授课进入深入剖析和反思。分管领导在评课议课基础上总结提升,所有教师形成反思。
2、最大化实现“反思共享”。反思,既要有个人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又要有教研组全体成员对教育教学的集体反思,并且要组织教研组成员对反思进行交流,交流中促进理解的升华。在合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合作,在反思中再去实践。外出学习教师回来后,以组内宣讲和全校做报告等形式,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们通过博客、论坛等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完成教师思想与行为的无缝对接。
《教育因教师成长而精彩》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打造阳光教师团队的经验和实践,可行的措施,精辟的分析,灵动的智慧,对于学校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对于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有借鉴意义,让我们从书中汲取营养,让我们的生命如春雨般的滋润中拔节、生长,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去,积极做“学习、研究、反思”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护航,为学校的发展添彩。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