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教师园地>内容详情

用双手创造劳动果实——“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 2025-02-26 08:37 投稿单位: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 浏览量: 212 【公开】

苦涩的“果实”

上学期中期,我班开展了钳工技能训练,这本是一次可以让同学们得到锻炼的好机会,班长却跟我反映:几个同学辛苦做好的工件成品不翼而飞了!经过调查了解,我发现这些工件是我们班另几个同学拿的,通过询问,他们支支吾吾地说拿取他人劳动成品的原因是觉得训练环境差,劳动难度高,劳动强度大,自己做太辛苦,但又怕没有完成任务被老师批评,于是乘中午休息工场没人拿走了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

听了这些话, 我陷入了沉思……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对孩子大都比较宠爱,对孩子劳动要求不高,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甚至产生漠视劳动、轻视劳动的现象,学校也较少开设劳动课程,劳动形式单一,劳动评价不足,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机会也较少,缺乏劳动锻炼,学生很难养成自主劳动、自觉劳动的意识和习惯,缺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劳动精神,容易受好逸恶劳、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全员育人——强化劳动教育,厚植劳动情怀

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要走出当下的困境,首先需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强化学生的劳动教育。我积极联合各科老师,如思政、专业老师等,在学科教学中给学生灌输劳动思想,传授劳动知识;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督促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劳动技能;聘请社会劳动模范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与学生分享劳动经验,宣扬工匠精神……现今,学生们积累了一定的劳动知识,学习到了基本的劳动技能,他们熟悉袁隆平、王进喜等劳模事迹,学习他们的劳模精神,他们懂得了劳动的伟大意义,他们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在劳动中获得了成就感。

全程育人——丰富劳动课程,完善劳动评价

充分利用班会课、心理课、劳动课等对学生进行劳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劳动思想的熏陶,学积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培训,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劳动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并通过融合专业课程,将实践性劳动教育贯穿到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加了劳动经验,也提高了劳动技能。

其次,我还尝试构建多元化的劳动评价方式,以实现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全面性的评价。如在劳动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方法,劳动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劳动进行激励和监督;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记录自己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情感的体验、劳动的价值等,见证自己在劳动中的成长。

全方位育人‌——搭建劳动平台,丰富劳动形式

我校积极搭建学生劳动平台,与家庭、企业、社会机构等合作,通过家务劳动、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技能、精神和习惯。如家庭通过示范劳动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岗位劳动,将劳动技能外化于行;以社会为支持,依托各类社会资源,如志愿者劳动服务、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等活动。

此外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如让学生自主布置班级文化,宣扬关于劳动主题的内容,每周开展劳动技巧、生活妙招等的分享,评选班级劳动之星,每学期开展向阳花志愿者劳动服务和专业技能大比拼比赛等,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

用双手创造劳动果实

新的一学期,技能训练周又开始了,过去的这段时间,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还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本次技能训练中,同学们克服了艰苦的劳动环境,刻苦训练,精益求精,用晶莹的汗水和粗糙的双手创造甜美的劳动果实,相信凭借扎实的劳动技能和不懈奋斗的劳动精神,他们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王春霞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