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时甚至会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加理想。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主题墙是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其记录着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取得的效果,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诱发他们的积极行为,从而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接触主题墙,创设对话“墙面环境”,实现幼儿与主题墙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增强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墙;互动对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以往老师们为幼儿创设环境时,常常感到困惑。特别是如何让大班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更是不知如何去做。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我深深感受到了幼儿的发展就是在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因此,我们以互动墙饰为切入点,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发展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墙饰与幼儿一日生活,教育教学、及家园间的多元互动,在墙饰布置时,重视环境的利用,尝试让环境说话,大胆在实践中诠释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原则,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真正实现环境与幼儿间互动。
1、墙饰与主题教育活动间互动
环境的创设应与幼儿的教育内容相配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大班幼儿对于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兴趣浓烈,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创设了主题墙饰“玩转图书”,促使幼儿与主题墙之间产生“对话”和“互动”。幼儿在参与主题墙创设中获得启发,促进其综合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设计“画西游”的主题版块时,根据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相应的创作。如果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应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西游人物绘画;如果幼儿的动手能力一般,应鼓励他们画出较难的西游人物;如果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强,应放手让他们自由创作,利用丰富的材料设计自己喜欢的西游人物。教师应该注重幼儿之间的差异,让他们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主题墙创设,实现幼儿与墙面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
活动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发展的过程。
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幼儿能与主题墙饰进行“对话”。《规程》中指出: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幼儿参与墙饰的创设更有意义,能更好的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发展。因此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主题环境,让幼儿成为名副其实地环境设计参与者。我们在互动墙饰的创设实践中不难发现,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思索、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神奇的中草药”主题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查找资料找出生活中的中草药,了解中草药的药效,用调查表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把自己发现的秘密记录下来,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将理解的中草药药效表达出来,收集中草药标本,制作中药书,孩子们通过中药书直观的看到重要的外观及疗效,激发了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而“草药魔法师”则是幼儿大胆想象用草药标本拼粘进行添画,为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释放的空间。在主题“神奇的中草药”墙饰的创设中我们通过与幼儿讨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取孩子的想法来确定主题墙内容。“你们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你发现中草药有什么秘密?”有的幼儿说:“妈妈带我去吃烤鱼,里面有紫苏,妈妈说紫苏就是中草药。”有的幼儿说:“我们小区的花坛里有许多艾草,艾草就是中草药。”还有的幼儿说:“我们家种了好多薄荷。”在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墙饰的内容就出来了。孩子们将自己认识到的中草药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来。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参与了制作,他们用自己的一双小巧手使教室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通过墙饰布置,幼儿不仅感受到了不同中草药的特征,还感受到了浓浓的药草气息。墙饰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制作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发展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墙饰环境与幼儿间的互动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育目标,而且使幼儿从中获得了发展。
2、墙饰与幼儿一日生活间的互动
陈鹤琴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即“用生活来教育,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墙饰的创设在幼儿生活活动中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拿幼儿喝水来说吧!孩子们在园一天,家长往往担心孩子的饮水量不够,容易上火。而许多孩子又往往不爱喝白开水。如何让这个平淡的生活环节富有新意,做到两全其美呢?为此,我们创设了“喝水吧!”墙饰。大班的幼儿已经能写自己的名字,我们用纸筒制作成小水杯,孩子们写上自己的名字,并用五颜六色的彩笔装饰,又制作许多小习惯。孩子们每喝一次水,就给水杯插上一根吸管,孩子们自己从柜门上取下一根吸管插在写有自己名字的水杯上。这样不仅记录了孩子喝水的次数,使老师心中有数,还使孩子从被动喝水变为主动喝水,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效果十分明显。再如“光盘行动”墙饰。大班幼儿在自主进餐时也有挑食现象发生,不利于幼儿身体健康。我们用雪糕棍制作成可爱的小人,用收纳袋做小人的家,家门口贴上孩子的标记。每次幼儿吃完所有的点心或者午餐才可以送小人回家。这个方法能够改善幼儿在自主进餐过程中的挑食行为。“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墙饰充分的与幼儿一日生活有机结合,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主动发展。
三、墙饰与家园间的互动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规程》中强调:幼儿发展评价需要教师、家长及幼儿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家园同步越来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只有让家长参与到富有创意的墙饰环境创设活动中去,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环境教育的参与者、理解者、支持者,促进家长、幼儿与环境的三维互动。如在“我上小学啦”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折纸、绘画、撕纸等美术活动创设了“书包的秘密”的墙饰。墙壁在孩子们的手中会“说话”了。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开始期待小学生活。我们在种植园与幼儿共同种下紫苏,家长们纷纷提供紫苏幼苗,更有家长主动来园刨地。我们请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活动,家长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他们的奇思妙想中做出了一道道紫苏美食,既融洽了亲情,又把家长和幼儿的个别经验转化为了共享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多元互动。
学习、领会、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我们注重鲜明体现《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教师与幼儿共成长",着眼于幼儿"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大班互动墙饰创设的途径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使我感受颇深,获得了很多收获,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互动墙饰的创设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在互动式环境创设中我体会到,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教育作用。幼儿在动手能力、自信心,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如何让墙饰与幼儿的发展真正互动起来。如何实现教师、幼儿、主题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让墙饰环境变成会说话的教育者和记录者,促使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投稿人:邵心月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