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学校首页>科研管理>教师论文>内容详情

悠悠转出绿荫来 ——文言文教学的三重旨向

发布时间: 2022-12-21 18:51 发布单位: 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浏览量: 4243 【公开】

   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摆脱陈旧的串讲串译模式,以新的理念与策略,激活            

        蕴含的文化因子,激发学生的精神传承;以文学的独特魅力,陶冶心灵 

        与情操,焕发学习热情;要突出现实视角,学以致用,从而培养有责任、

        有担当的现代学生。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化味  文学味  现实味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它独特的魅力令人惊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升学生熟练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能力,理应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核心指向。如何在课堂中用文言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如何让“过去”的文化在“当下”依然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并自然接注“未来”,成为丰富的精神滋养,健全青少年一代的骨骼与精神,是当下中学文言文教学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领悟丰富的“文化味”

学习文言文,不只在于字词句的释义与训练,而更在于弘扬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朱自清先生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郑敏教授也说:我觉得讲古文实际上就是讲中国文化,是用文学的方式讲中国文化。我们中国文化是文史哲不分家,所以讲古文也是讲历史。……如果你把这些东西抽掉了,光为讲古文而讲古文,就把古文讲死了。[1]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来对待文言文学习。因为它既是一种文化的赓续,更是一种民族信念的潜移默化。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凝炼的语言背后,蕴藏的是闪烁的智慧,独特的个性,可贵的精神。

现今,中学教材中文言文的一个个模块,一个个专题,一个个板块充盈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给予师生丰富的情感熏陶,传递着深切的人文关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其中的文化因子,鼓励学生对文本作个性化解读和深入探究,以高效的师生、生生对话构建韵味无穷的课堂文化,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相长中提高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文言文的学习与积累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在学习《指南录后序》时,有学生质疑:本文第6段结尾“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紧接着末段“是年夏五……”衔接也很自然,为什么还要续写第7段?这个问题虽有些出乎意外,却在情理之中,细想富含价值,里面牵涉不少传统文化的问题,较早的版本也没有选用此段。对此,我没有简单地回答,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积极开展同伴探讨,结果生成了新精彩。

生:删掉这段好。此段中“为厉鬼”“赖天之灵”“宗庙之福”“正丘首”等类字眼具有封建色彩。文中将忠君与爱国联系起来当作一个整体,表现出历史和思想的局限性,忠于“家天下之主”也不合民主思想,有失英雄风范。

生:我认为如果删去此段直接与末段相连,看起来似乎是文天祥的绝笔,更多显现的是忠义之“悲”。加上的这段,仿佛加入了内心独白,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到了他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增强了文天祥爱国情怀,在“悲”中多了一种慨然与无愧无悔,有一种死而无憾的精神。

师:在内容上将相应的文化思考与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机勾连起来了。

生:加入此段后,使本文更蕴含满腔的爱国情怀,他那誓死卫国,坚决与元军抵抗到底的心志特别慷慨激昂,令人鼓舞。只有国家存在,灵魂才有依托。这是文天祥内心真实的写照。

生:这段将忠孝结合在一起谈,反映出文天祥已把家和国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容上更显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富。

师:将家与国、忠与孝、节与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议论和抒情,在文化意蕴上更能让人感受到文本穿越历史直击人心的力量。

请大家参看下列材料,补充看法:

当南宋灭亡,文天祥再次被拘捕时,元人曾以德祐嗣君已在元军处为由,劝降文天祥,并以“弃嗣君,别立二王,如何是忠君”来指责他,他有力地回答说:“德祐吾君也,不幸而失国,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吾别立君,为宗庙社稷计,所以为忠臣也。”

生:读过材料,我觉得加入此段后,不仅使结构更完整,也使文天祥民族英雄的形象更加跃然纸上。文天祥忠于的不仅是国君,其实更是一个民族。可见,他并非古板愚忠,他放在第一位的是国家的危亡、民族的大义,而不仅是皇帝个人。这种“大忠”体现了他的独到的眼光和思想的先进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完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形象。

(学生掌声)

教学中良好的文化品质的养成,往往就是这样在引导学生认真比较,细心咀嚼,反复品味的过程中获得的。当文言文教学经常着眼于这些文化与精神的浸染,课堂就能以不竭的源头活水不断丰润学生的文化底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披文入情,品鉴独特的“文学味”

把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通过有效的、适合学生的方式传递出来,让大家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独特情韵是文言文教学的另一重要任务。中国古代文学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特质决定了其作品生命以‘情’为最重要的内容因素。[2]因此,教师要从单一的字词句的串讲者走向科学的品读感悟的引领者,就需要通过披文入情,对名篇佳作来一番“精耕细作”,发挥好“例子”的示范作用。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柳宗元写西山之景、西山之游,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正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教师在处理的时候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翻译,而要在整体把握的同时,让学生尽情品味作者这样写的精妙之处,感受经典作品独具的魅力。我在指导诵读的同时,要求学生圈划出文中精美的语句加以体会,批注点评,品鉴交流,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请看赏析: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生:此五句句式简短,语气急促,并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强调“到”“醉”“卧”“起”等一连串动作,营造一种单调、乏味的生活,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游玩永州山水的无趣,无聊和不满足,表现出以往游览大多不能尽兴,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产生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只能倍增郁闷罢了。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生:从俯视、远眺、环视等不同角度描写了西山不同的景色,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西山的独特、怪异。一个个四字短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坐在西山之顶“一览众山小”的场景,直接向读者展示了西山峰上所见的大好风光,极具画面感的文字中,浓浓的文学味扑面而来。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生:作者看似写西山高大不和小土堆等同,实质通过西山的特立之貌,表达对西山的赞美,表现出作者如遇知己的喜悦,同时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孤高不俗的独特品质。

生:对偶句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游历西山,遨游在无边无际的天地间的轻松和自由自在。此时主客交融,物我一体,胸襟顿时开阔,精神找到慰藉。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生: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醉而忘归,流连忘返,完全沉醉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愉。这时,开首的“恒惴栗”之感已消失殆尽。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生: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中,与天地相融,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把西山视为人生的知己,“游于是乎始”。

师:好个“游于是乎始”。如此“始得”就仿佛初遇,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是怎样一种境遇呢?

把经典文言文本当作学习语言、体会语言、鉴赏语言、评点语言之妙的载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听说读写功能,让学生细加体会文本是如何“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摹不尽之意见于言表”,并且让学生在感受文学韵味的同时喜爱、热爱文言文学习,课堂教学就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以此为基础,还可以通过主题阅读等方式,营造浓郁的阅读场;通过整合教材,重组专题,注重整体摄入,灵活转化等方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的熏陶,促进学生更好吸收文本精华,提高运用能力。

三、古今融通,凸显内在的“现实味”

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夯实基础外,更要以古为今用为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本鲜活的时代魅力,真正觉得学文言文是受用的,进而自觉喜欢上它。要将文言文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不仅看到生活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更看到文言文学习还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手段。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批判、创新思维,不唯名家名篇是从,不囿于名家看法。只有放开眼光地学习,才能培养出不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的文化新人,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富有个性、充满创造的青年一代。

以古证今,以今参古,加强古今联系,有助于学习的理解与深化。学习贾谊《过秦论》时,有学生对其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提出看法,认为这种写法不免累赘。对此,笔者首先肯定其主动质疑的精神,接着让学生从某一角度出发,集中探讨,最终形成了一致的看法:从排比角度看,如果要达到良好效果,就不能在同一层面作简单重复,否则会使形式损害内容。有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钱钟书先生也持类似观点。钱先生认为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文中却堆叠成句,不免弄巧成拙,造成了“词肥义瘠”。学生思维的活跃让人欣喜,与此同时,我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顺势横向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刚刚学过的“互文”修辞比较,让学生进行再辨证。经过比较鉴别,学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贾谊在《过秦论》中实际上也运用了“互文”这一修辞进行铺采摛文,它不仅切合“汉赋”特点,使得原文气势充沛,而且表意委婉、耐人寻味,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时,学生们眼前又豁然一亮,惊喜之情不觉溢于言表了。

悠久的古代文化往往是在与现实的碰撞和冲突中才能更加显示出自身的价值。文言文教学如果不顾对现实的传承和对未来有益的影响与启示,往往会消损其应有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地挖掘其中蕴含的积极的现实意义,以便更好地“古为今用”。选自《楚辞》的《渔夫》一文,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以此反映屈原崇高的思想和人生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标签化地将其中的《沧浪歌》当成是与屈原对立的道家消极避世人生态度的反映。如果单从文本角度看,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进一步以现实的眼光来观照,站在今天编者与读者的角度来考量又未必尽然。教师耐心引导学生细加揣摩会发现,其实这两句话并不单单是劝人出世避祸,独善其身,而更是强调人不仅要刚直进取,也要有豁达的心胸。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反映出他不苟合、不妥协、坚守理想、舍生取义的生活态度,显现出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可贵人格。而《沧浪歌》中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细究之下,不正是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另一种婉曲的说法——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就应该豁达地面对这种世态,并绽放出独特的美丽。而《沧浪歌》的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则更具劝人积极进取的意味。我们常用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那“水清”就是喻示治世。“缨”在这里具有指代与隐喻作用,而古代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自然可理解成出仕了。这与儒家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何尝不是如出一辙呢?相信这样一种立足“现场”的探析,更能使文言文教学葆有一种内在的丰盈与生命的张力。

当师生双方依据文本身心酣畅地投入到文化、文学与现实生命的体验之中,并进而以一种全新的目光与生活态度对待自我、他人与世界,相信文言文教学就会如一叶漫溯的小舟,在清清溪流中悠悠地转出一片绿阴,呈现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郑敏.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罗秉相.心统性情[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8).

2020.10《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