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蓓蕾幼儿园

>学校首页>童学共研>课程专栏>内容详情

课程故事——豆来豆去

发布时间: 2024-04-02 10:11 发布单位: 宜兴市蓓蕾幼儿园 浏览量: 349 【公开】

一、课程背景及理念

课程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园劳动课题的开设,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我们立足常态,在遵循小班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转变传统劳动教育观念和模式,让劳动教育自然渗透幼儿一日生活。

“豆来豆去”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小朋友走进自然,开阔视野,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提升,加强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实践能力,增进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程理念: 

中班孩子的劳动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需具备以下特征:

1.中班幼儿劳动启蒙教育仍以自我服务为主,五大领域活动中要关注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2.逐步引导幼儿从利己利他的过渡,尝试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3.在提升劳动意识的同时,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参与园所简单劳动,培养服务他人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劳动的快乐和满足。
4.适时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后的劳动分享,加强劳动情感的培养和劳动意识的提升。二、课程总目标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梳理预判了课程中幼儿可能的核心经验:

健康:提高正确洗手、刷牙、迅速穿脱及叠放衣服、扣纽扣、使用筷子等生活技能,尝试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如小铲子、抹布、衣挂等。
    语言:能用简单的语言分享劳动体验;喜欢阅读劳动主题绘本,理解劳动的意义。
    社会通过交谈了解父母职业,体会父母的辛苦付出;学做值日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增强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节约粮食、水电等,尊重劳动和劳动资源,体验劳动的喜悦。
    科学:学习通过制作标识符号,进行科学分类和摆放物品;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并在成人指导下进行花卉绿植的浇水、松土、采摘、收获,为小动物喂食、换水等,在过程中理解劳动与动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艺术:能用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用陶泥、超轻粘土、面团等材料捏塑的蛋糕、动物头等作品;用纸、纸盒、毛线等不同材料,通过折、粘贴、拼贴等方法组合制作的扇子、飞机、车、机器人等造型简单的玩具模型;用剪刀剪出的小树、窗花等剪纸作品),来装饰区域环境;喜欢通过演唱有关劳动的歌曲、肢体表演等方式表达对劳动的热爱。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预设

幼儿认识事物主要依赖于直接经验,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扔、捏等方式来了解事物的各种特征。本次豆来豆去的活动起源于一位幼儿将蚕豆带来班内分享。这个叫什么”“可以吃吗?”“这个豆子绿绿的。”……在幼儿一系列的疑问中,关于蚕豆的课程实施渐渐浮现出来。我们采用预先拟订,临时变更的思路对课程计划进行了初步的预设——认识蚕豆、寻找蚕豆、种植蚕豆、品味蚕豆。同时呼应幼儿当下,将计划性与随机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有机统一,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活动轨迹。

(二)课程资源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内容开展的重要来源和必要支持。我们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从幼儿操作的角度将资源进行了初步罗列。(资源图)

四、实施要素

们实践幼儿园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在现有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中新增教育目标和教育领域,而是要探索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包括儿童劳动品质的培养如何通过适宜、多样、丰富、有趣的劳动教育来实现。

1、注重生活教育,劳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如让幼儿练习收拾桌子、照顾植物等。中国俗语说得好:你听了你就忘了,你看了你就记住了,你做了你就掌握了。这反映的是实践出真知的一般认识规律,即只有通过自身实践所掌握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幼儿习惯的培养要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凡是能够让幼儿亲自实践的,都要尽量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实践。

2、注重幼儿游戏,劳动融入幼儿操作实践

自主游戏有助于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比如幼儿自由发起的美食基地、户外采摘等游戏有助于劳动习惯意识的内化,培养为他人服务意识。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情感、模仿角色行为,从而理解他人,学会根据角色的社会行为调节自己的言行,发展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3、注重资源利用,劳动根植幼儿园外体验

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是幼儿园常常忽略的重要教育资源,尤其在劳动教育领域,丰富多样的劳动机会和劳动形式正蕴含于小家庭和大社会中。不同家庭丰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领域往往能够给幼儿劳动教育增添新的生机为将这种潜在资源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家园双方可借助家长俱乐部、家长会或班级互动平台等方式交流探讨,互相支持,合作探索,丰富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五、活动案例及评析

场景一:剥蚕豆的过程中,幼儿遇到了一个问题:老师我掐不动,我没有手指甲。那你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呢?立马说道我可以旋转一下吗。妈妈在家择菜时常常使用旋转的技能,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很快就想到了这个办法通过验证证明可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通过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在我们利用资源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时,也要避免将现成的资源直接拿来送到幼儿手中。可以让幼儿经历获取资源的过程,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有意义的学习。

使用工具是维持人类生存以及适应人类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对于幼儿来说,主动选择、使用剪刀和放大镜,是主动探究的表现,是手的动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这需要教师有发现教育契机和支持幼儿的意识和习惯。根据幼儿的需求,教师提供剪刀、尺子、天平、放大镜、水缸等科学活动常见的工具,供幼儿自主选择、深入探究,引导幼儿感受工具的作用和价值。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对马兰叶和叶柄有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究,并将马兰加入益智区和美工区进行了游戏活动。

场景“吃”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蚕豆的吃法也丰富得让人意想不到,孩子们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对蚕豆美食进行了了解,并很快有了答案。教师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制作蚕豆泥、翡翠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能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在投票环节中,相比举手投票易重复的特点,画标记投票直观形象,利于观察、对比投票结果,幼儿能够切身感受到哪种投票方式更科学,其计数、统计与分析数据等能力得到了提高。从参与班级决策做什么美食到选择在洋芋花儿里面加什么配菜,这一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了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定。

    《指南》建议教师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的问题。教师鼓励和支持幼儿用标记投票的方式确定配菜的种类,并按照统计结果优先选择票数最多的种配菜,后期再进行调整,避免了意见不统一和争执。

 

六、课程实施保障

1、活动资源保障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融于教育。每一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都是一次文化、劳动、探索的体验,是一场独立、自信、生活技能的养成与习得。本课程由班级三位老师共同参与活动建构,邀请家长作为合作者进行补充、支持,通过系列“亲子户外采摘、亲子阅读”等课程活动,进行劳动实践及后勤、安全保障工作,为孩子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劳动知识,确保课程顺利开展!

1、活动专业保障

劳动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快乐的游戏体验过程。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劳动对幼儿未来发展的价值,努力创造幼儿愿意自觉投入并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的劳动机会和环境,支持幼儿在劳动中的各类体验,让幼儿逐步建立生活劳动观,形成积极的劳动意识、态度、习惯,以及劳动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这就是劳动教育中的价值追求所在。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